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吴一凡 梁宇萍)连日来,我市各地农户趁着晴好天气,请来收割机收割稻谷,确保颗粒归仓。据市农业委员会抽样测产,预计今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为82.2万吨,较去年有小幅增长。
11月7日,龙圩区大坡镇夜村村的稻田里弥漫着丰收的喜悦。“今年我在农技推广站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腾出两亩地应用喷施富硒叶面肥的方式尝试种植富硒晚稻,病虫害少,产量也高。”村民邓海梅欣喜地说。据了解,今年晚稻插播季,龙圩区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村民发展富硒水稻种植,种植面积9000多亩,预计总产量约4987吨,目前该区完成晚稻收割过半。梧州市康明农业发展中心总经理蒙式康表示,农户应用富硒种植技术管护稻田,每亩可同比增产50公斤以上,大米经广西富硒农产品协会富硒农产品认证后,农户的收益还会逐年提升。另外,蒙山县、藤县今年也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通过组织农户参观育秧工厂、家庭农场和参加晚稻中后期田间管理培训等措施,为晚稻粮食生产打好基础。
据了解,我市谷物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92%。今年以来,我市农业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发展目标,监督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耕地合理流转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缓解农村劳动力少、解决耕地撂荒和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农业管理不够到位等问题。同时,扶持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积极发展并支持集中育秧、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机耕、机收、烘干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粮食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粮食标准生产和质量安全保障。目前,全市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