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李树新 李巧琼
如今,在长洲区两广社区惠民小区的300多户居民家中,每家每户都有一张“邻里联系卡”,清晰记录自己所住单元楼的邻居名字、电话号码、特长等。谁家有急难,一通电话,便能找来好帮手。小小联系卡,精彩诠释着“远亲不如近邻”这一朴素道理。
领到联系卡之前,惠民小区居民谢先生没想到自己还有个擅长修电器的好邻居。11月25日,谢先生家里的微波炉坏了,情急之下看到联系卡的邻居林先生有维修家电特长。于是,谢先生试着拨通电话,请林先生上门检修微波炉。一听到是邻居来电,林先生爽快答应,挂断电话便提着工具箱上门,三两下功夫便修好了微波炉。谢先生想支付维修费,林先生硬是不肯收。林先生说,住在同一个小区,我们就是自家人,自家人互相帮忙不应谈价钱。
把小区建成大家庭,是联系卡出现的初衷。在大多数住宅小区里,家家户户安装着防盗设施,大门一关,两耳不闻小区事。厚重的防盗门窗保障了安全,却淡化了邻里情。楼上楼下居民碰面,很少能打上招呼、喊出名字。两广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卢书兵认为,把小区建成互助互爱大家庭,小区出现矛盾时,邻里间商量着办,就像处理家务事。邻里关系融洽了,小区和谐稳定,社区管理顺畅,社会更安定。
为将睦邻文化融入社区管理,10月中旬,两广社区在惠民小区启动“惠民·邻里守望”示范小区建设工程,通过张贴和谐邻里倡议书、分发邻里联系卡、举办楼栋联谊会等方式,倡导居民走出家门、融入小区,认识身边人,结交好邻居。同时,社区在小区成立“惠民·邻里守望”党支部,从9栋住宅楼选热心小区事务、较有威望的党员担任楼长。党员楼长既收集反映居民问题矛盾,也协助社区、物管部门调处小区纠纷。
经过居民推荐,73岁老党员孙宝元担任8号楼楼长。老孙熟悉小区情况,也有一副热心肠。当上楼长后,老孙不仅在处理小区事中当表率,还团结带领大家一起管理好小区。平日里,老孙帮邻居搬东西、照看房子,谁家有事主动帮一把。慢慢的,老孙和气待人、乐于助人的好品行感染了身边人。
近日,小区4号楼一户人家传出婴儿大哭声,哭了好久都不停。邻近一居民担心孩子出事,放心不下便找到老孙想办法。老孙一看房子的位置,马上想起孩子的父亲是个年轻小伙,在小区附近做生意,两人便急忙找到小孩父亲说明情况。小伙一边感谢邻居,一边赶回家看孩子。如今,小伙看到老孙都微笑着打招呼。
倡导邻里守望,惠民小区的防盗门已挡不住邻里情。据悉,两广社区将完善推广“邻里守望”示范小区建设工程,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氛围,打造环境美、人情美的示范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