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不少老人自带餐具来到蝶山一路食通天餐馆门前,免费领取热腾腾的白粥。
西江都市报记者 黄颖盈 文/摄
12月1日7时许,天刚亮,大街还没有热闹起来。不过,在蝶山一路食通天餐馆的门前,已有数位老人家在排队免费领粥了。小小一碗白粥,在寒冷的冬日里不但温暖了老人的身体,更温暖了老人的心。至今,该餐馆免费给年满60周岁的老人派粥的爱心活动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
从一开始的无人问津,继而受到议论,再到如今街坊邻居的习以为常,餐馆老板李先生表示自己与家人开展爱心活动的初衷没有改变,活动仍会一如既往地办下去,“希望尽绵薄之力回馈社会,给有需要的老人送去温暖和关怀”。
派粥点设在餐馆正门外卖窗口的旁边,新鲜的热粥盛放在一个不锈钢桶内,一旁还配有萝卜干,老人们自备餐具,一个接着一个前来领粥。白粥细腻绵绸,热气与香气迎面扑来,使人食欲大增。
市民赵婆婆不久前搬到月桂花城小区居住,在一次晨运中,她发现了这个免费派粥点。眼下,赵婆婆每天晨运后都会来到这里领粥回家吃。“不用自己沾水淘米下锅,运动完就有热粥吃,真的是很方便。”赵婆婆说,餐馆此举展现了对老年人的关怀,听说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六年,“一份善意能坚持这么久实在难得”。
与赵婆婆不同,家住桂江二桥桥头的王阿姨早在三四年前就听说了免费派粥一事,偶尔骑电动车途经此地时,她也会领粥回家当早餐。王阿姨说道:“刚开始时,我还想不会有这等‘便宜的事’,也许只是商家一时的‘营销策略’,没想到餐馆把活动坚持了这么久。这是便民之举、善心之举。”
此外,不少经常来领粥的老人还表示,自己一开始来领粥时会感到不好意思,感觉是在接受别人的施舍,但日子久了,发现餐馆的服务人员态度亲善,也就渐渐放下了心理的负担。
餐馆老板李先生说,向老人免费派送的白粥与店面出售白粥品质一样,作为土生土长的梧州人,看到父老乡亲们一点一点地接受了自己与家人的心意,他打从心底里感到高兴,这也成为他坚持这项爱心活动的动力。
在派粥点内负责派粥的胡大伯,老家在湖南。刚来到餐馆打工时,胡大伯比较严肃,还曾向李先生表露自己年纪渐增的烦恼。为了让胡大伯重新树立自信,李先生让他在派粥这一岗位上工作。五年的时间里,胡大伯与前来领粥的老人的沟通交流逐渐增多,大家也会向他表示感谢,他在岗位上获得了不小的成就感,整个人也变得开朗起来。
李先生说,虽然只是小小的一碗白粥,小小的一份心意,却能给他人带去温暖,帮助到有需要的人,这让他与家人收获到了一份别具意义的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