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鸳江路宠物街,宠物置于人行道上摆卖。
目前,不算宽阔的鸳江路已成为鸳江桥通往桂江二桥的主要便道,过往车辆日益增多,而在该路段设置的宠物街,一些市民将宠物置于人行道上摆卖,不仅占道,而且臭气熏天,吠叫声从早到晚不停,让行人及附近居民怨声载道。市民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还道于民。李煜荣 摄
梧州日报讯(记者 曾韵)近年来,饲养宠物的市民越来越多,宠物的吠叫声及随地便溺的现象引来许多市民不满。近日,家住鸳江路的市民李先生就向记者报料反映,所住地楼下开了几家宠物店,气味难闻且噪音扰人,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作息。
11月30日,记者来到李先生居住地段的鸳江路25至28号,只见地层经营着三四家宠物店,还有新店准备开业。店内狗吠声此起彼伏,有的店主把关有宠物狗的铁笼放置在店门口,几乎占据了整条人行道。走近宠物店,一股骚臭味扑鼻而来,经过此处,不少人掩鼻快走。“宠物店里散发出的异味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尤其到了夏天,住在低层的住户连窗户都不敢打开。”居民周阿姨说。当地的居民还反映,有的宠物店将洗理脏水和宠物排泄物直接倒进街边下水道,极易造成管道堵塞。
除了宠物店环境卫生差,不少居民还反映宠物店里的狗吠声太扰人。“每次中午或半夜睡得正香,楼下宠物店的狗总会突然大叫,被吵醒后就很难再入睡了。”市民李先生抱怨道。居民曾多次向社区反映宠物扰民,但无奈宠物店持有效证件经营,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历史文化长廊也有近十家宠物店。人在距离宠物店面数米外就可以闻到阵阵异味,不少宠物店橱窗上挂有“收购各种名犬”“寄养配种”“全市最大型宠物养殖基地”等字眼的广告。在历史文化长廊沿途,每走几步路就可看到一些宠物猫狗的粪便,与长廊上的历史浮雕形成鲜明对比,市民经过都得小心翼翼,以防“中招”。有市民认为,旅游景区几乎变成宠物一条街,环境卫生又差,很容易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随着今年5月两广狗市交易场搬迁后,许多店主不愿意搬去远离市区的同舟物流市场,于是鸳江路、桂江二路和桂江二桥河西桥底等地也就逐渐成为新的狗市聚集地。不少市民表示,宠物店不应开在居民区和旅游景区,相关部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引导商家到同舟物流市场集中经营,还居民一个安静、清洁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