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一批批从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的孩子享受到了公平的教育权利,能自力更生融入社会,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偏见正逐步消失,这一切,都离不开特教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
用爱心浇灌特殊的花朵
2016-12-10 09:40   西江都市报   记者 陈雨燕 通讯员 乔东宁

陈群英在课堂上向特殊学生讲解语文课。 西江都市报记者 陈雨燕 摄

西江都市报记者 陈雨燕 通讯员 乔东宁

12月7日上午7点50分,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教工作者陈群英走进教室,收拾好教具,等待她的学生来上课。在语文课堂上,陈群英熟练地用手语配合语言来表达她的意思,虽然她的学生都不能用正常的语言回应她,大多数时候学生们除了手语表达,就是发出“啊啊”的气声,但是陈群英依然在手语外,坚持同步用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她相信,这种潜移默化的语言环境,或许能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

初到学校既当老师又当妈

2004年,陈群英从普通学校调到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陈群英,曾经对如何照顾这群特殊的孩子一窍不通。

“刚来到特教岗位上时,学校先让我担任培智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第一天走进教室的场景仍令她难以忘怀:“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啊:智力低下的、自闭多动的、脑瘫行动不便的;课刚上了一半,就有一个孩子尿了裤子……”这情景令陈群英感到不知所措,“但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呆滞的眼睛,一张张可怜的面孔,母爱的天性让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照顾好他们,为这些残疾孩子开辟一条人生的坦途。”

班上很多智障孩子一点儿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训练,在孩子自理能力形成之前,几乎所有的事都要老师亲力亲为。“我从指导孩子吃饭,穿衣服,剪手指甲、脚趾甲,搀扶上厕所,帮孩子换裤子、洗屁股做起,渐渐跟孩子们培养起感情,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如何照顾他们……”学校里,既当老师又当妈的陈群英迅速成长起来。2005年,陈群英开始了学习手语的“征程”,因为这一年,她担任了启聪班的语文课老师及班主任。

如今教育特殊孩子有一套

与当年相比,现在的陈群英,对于如何照顾这些孩子已有自己的一套,今年9月新接手的高年级聋哑生也难不倒她。近年来,由于聋哑生的数量逐步减少,学校将高年级与低年级的聋哑生合并成一个班级。

记者在课堂上观察到,聋哑生们的课堂与普通的课堂不同,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孩子们有时会大幅度地做动作表达自己,有时会大声喊叫来引起老师的注意,有时还会走出座位到讲台上与老师沟通……但是课堂秩序却一点也不乱。陈群英设计的课堂教学,将高低年级的课程分开,高年级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低年级孩子就写课堂作业,反之,低年级孩子在上课时,高年级孩子就做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孩子们一有动作或一有声音发出,陈群英的目光就会投向他们,并且迅速会意,做出回应,整个课堂井然有序。

在课堂上的陈群英,手中的动作优美且准确,在学生躁动时,她一个手势就能安抚学生。谈起学习手语的过程,陈群英坦言,学习手语是一个不间断的进程,她学了十几年,仍然在不断学习和复习。“只要仍在岗位上,就要持续学习。”现在,不仅在课堂上,在生活中陈群英也潜移默化地使用手语,在与记者交谈时,她时不时地做出一些手语动作,肢体语言十分丰富。

让特殊孩子享受教育权利

从业十二年,一批又一批学生毕业了,陈群英仍坚守在岗位上,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很多从特殊教育学校走出的孩子能自力更生,融入社会了。“有到广东一些汽车集团从事生产的,有到外地做皮包生意,自己经营起一间店铺的……”陈群英一一细数她的学生毕业后的发展。

而更令陈群英欣喜的是,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偏见正逐步消失:“十几年前,很多人对特殊教育这个行业不了解,认为在这个学校就读的孩子都是一些没有用的孩子,有些朋友还很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来这所学校做老师。其实学生无分好坏。”现在,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环境更美了,学习设备也完善了不少,特殊学生与健全适龄学生一样,都享受到了公平的教育权利。

陈群英只是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众多特教工作者的其中一员,据了解,目前该校只有一名特教专业毕业的老师,更多老师是从普通学校的岗位走到特教的讲台上。这群从事特殊教育的园丁,用满满的爱心浇灌着每一朵特殊的花朵,让这些孩子们同样绽放出美丽的人生色彩。

编辑:梁丹朝 许愿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数千梧州人涌去这里看花,很快它就要收费啦
中国流动科技馆梧州站巡展活动昨启动
市职业教育中心三期大部分工程基本完工
梧州市开展2016年秋冬季森林防火应急演练
龙圩区富硒晚稻收购工作顺利开展
西江梧州水域现特色西餐厅 浮船上就餐好浪漫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