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岑溪市一间爱心献血屋内,吴军军正在献血。(图片由市中心血站提供)
西江都市报记者 李玉莹 通讯员 潘桂凤
临床用血需求的基本满足,离不开无偿献血者的努力,而吴军军就是其中一位。他既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也是梧州市中心血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
坚持无偿献血获全国“金奖”
吴军军参与无偿献血已经有十四年了。2002年,刚满18岁的吴军军在大学里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从此,他便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们学校,无偿献血已经形成一种风气。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我就自然而然地坚持每年都去献血了。”吴军军说。
毕业以后,吴军军来到梧州市中心血站工作。尽管参加了工作,但他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并没有降低。只要同事一个电话打过来,告诉他血液库存比较紧张,在献血间隔时间足够的情况下,他都会去献血,而且经常献成分血。不知不觉中,献血已经成为吴军军的一个习惯。
2012年12月,吴军军累计献血40次、捐献全血3600毫升、成分献血43个治疗量,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然而,面对荣誉,吴军军显得很淡然。“只要别人有需要,我就去奉献。”他坦言。
为提升血液检测水平努力工作
除了坚持献血外,为了保障市民用血安全,吴军军在工作中尽心尽责,在提升血液检测水平等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
2014年,吴军军在血站的输血研究室工作。一天夜里,他接到医院来电,一名刚出生的婴儿严重贫血亟须输血,但医院在配血时发现,无法为这么婴儿配到合适的血液。考虑到情况紧急,吴军军马上赶回单位,一个人从凌晨2点一直工作到早上7点,一共配了50多袋血,终于被他找到两袋血可供这名婴儿使用,孩子得以转危为安。
碰到紧急情况,加班是常态。有时,遇上产妇或者受伤患者急需用血,然而血液又库存不足时,则需要临时找人采血。这时候,即使是凌晨时分,吴军军也要回来加班,对新采集的血液进行检测,保证每一批血液的质量。检测每批血液时,相关程序的操作需耗费六七个小时,因此,通宵工作也就在所难免。
2014年,梧州市中心血站开始试运行核酸检测项目,成为全区第三个开展核酸检测的单位。实施核酸检测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进一步提高血液的安全性。为此,吴军军专门组织一批工作人员对这项技术进行考察研究,并参与了实验室的建设。
作为梧州市中心血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吴军军深知临床医疗缺血的危险性,也更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在业余时间里,他积极参加各种关于无偿献血的宣传活动,呼吁群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吴军军说,只要身体允许,符合条件,他就会坚持献血。此外,他还会继续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通过提高血液检测水平,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从而消除群众的疑虑,让更多人参与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