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罗银妮 通讯员 祝迪)近年来,我市各级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勇于创新、主动作为、整合资源,积极打造一批工会工作特色品牌,不断提升工会服务行业职工、农民工的能力。
——构建服务农民工工作品牌。各级工会以推进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双提升”为目标,在农民工最需要的地方建立服务平台,从农民工最需要的服务入手开展服务工作,构建了以“职工之家”、“暖流行动”、肇梧两地农民工及其子女赴粤团聚圆梦等服务农民工工作品牌。各级工会围绕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开展技能帮扶培训、助学救助帮扶、医疗救助帮扶和就业帮扶等一批活动,为农民工提供了就业、维权、帮扶等服务。近年来,各级工会免费培训职工、农民工4.69万人(次),其中家政培训1.6万人(次),培训创业带头人2200多人;职业介绍和劳务输出2.73万人,发放创业小额借(贷)款162万元,为农民工赠送意外伤害保障6万多份。
——唱响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品牌。各级工会深化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多行业多工种职工职业技能比赛,打造梧州“技术状元”品牌;进一步发挥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孵化器”作用,做实叫响“劳模创新工作室”品牌,发挥劳模和先进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全市转型跨越、科学发展凝聚了人心,增添了动力。目前,全市有“劳模创新工作室”27个,拥有成员近500人;其中,“自治区劳模创新工作室”4个。
——打造“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职工品牌。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全方位提升工会工作水平,2015年市总工会正式开通“梧州工会网”,百万职工自此拥有了自己的网上“职工之家”。近两年来,市总工会积极推进“互联网+”工会普惠职工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推动线上普惠职工服务,“网上工会”由梧州工会网、手机APP和电子政务网组成,形成“一个平台、两张网、三个终端”服务格局,职工有入会、就业培训、法律援助、困难帮扶、小额贷款等方面的需求,均可线上申请、线下办理。线上工作和线下服务的有机结合,打通了联系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工会服务职工更为方便快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