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龙天传) 建设宜居乡村,要持续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让农民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1月6日,记者从梧州市召开的“美丽梧州·宜居乡村”活动部署动员会获悉上述信息。
梧州市委书记黄俊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朱学庆主持会议。
据了解,2013年以来,梧州市各级各部门先后集中开展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两个阶段的活动,有力推动了梧州市农村环境显著改善和乡风文明不断提升,也为深入推进梧州市“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提供了有益启示。
黄俊华指出,“美丽梧州”乡村建设活动进入“宜居乡村”建设阶段,不意味着“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这两个阶段就此结束。各级各部门必须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和“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共同推进。
黄俊华强调,建设“宜居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要按照“产业富民”专项活动提出的“五个一”目标,即制定一个村级经济发展计划、培育一个带动农户增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个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发展一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一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等,选择最适合本地发展、最能为群众接受的产业,重点扶持和培植茶业、果蔬业、特色养殖业等特色产业。要把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服务惠民”专项活动,重点做好村级就业、社会保障经办、教育助学、卫生健康、文化体育、法律服务等六方面工作,努力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农民群众办事不出村。建设“宜居乡村”,要以加快农村改厕、改厨和改圈工程为重点,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治理、道路通行、饮水安全、村屯特色、住房安全和能源利用水平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农村供电、通信、公共照明工程建设,确保农民“住上安全房、喝上干净水、走上平坦路、用上顺畅网”。
朱学庆指出,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梧州市实际,制订“美丽梧州·宜居乡村”活动指导意见及“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的工作指南。
朱学庆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把群众的需求与部门职能结合起来,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不断增加投入,创新资金统筹整合模式。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功能,整合各类资金重点用于“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项目建设,达到“规划一片建成一片,投资一项见效一项”的良好效果。要建立健全乡村建设民主决策机制,推行项目公开、合同公开、投资额公开,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等村民组织的作用,引导村民全过程参加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要积极探索各级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与村屯共建的机制,建立宜居乡村活动考核评价体系,将宜居乡村活动各项工作纳入各级党政干部综合考核范畴,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重要依据,作为拨付代补资金的主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