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曾燕)记者从市乡村办获悉,按照自治区有关部署,“美丽梧州·宜居乡村”建设今年将重点实施“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三个专项活动,相关工作目标和方案目前已基本确定。
“产业富民”将围绕“制定一个村级经济发展计划、培育一个带动农户增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个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发展一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一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的目标,结合各村实际,推进农村产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生态化、机械化、信息化、市场化、品牌化建设。全市各级将整合资源,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和村级集体经济谋划、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三品’提升、生态规模养殖、林下经济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农旅结合休闲农业、科技推广和改革创新、农产品保鲜加工和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社会化服务提质”十项进村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服务惠民”专项活动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为目标,着力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载体(平台)。该项活动以节约资源和方便村民为前提,整合现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社区服务站、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级政务服务中心、村小学旧校舍等资源,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明确建设标准和服务功能,落实人员、经费,重点做好“村级就业、社会保障经办、教育助学、卫生健康、群众文化体育、法律”六项服务,努力让农民办事不出村。
“基础便民”专项活动以规划为引领,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该项活动的重点是实施农村改厕、改厨、改圈工程,推进农村垃圾治理、道路通行、饮水安全、村屯特色、住房安全和能源利用水平提升工程,增强农村供电能力、通信能力、公共照明能力,并大力推进贫困村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危房改造、广播电视等项目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据了解,去年我市扎实推进生态乡村建设的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专项活动,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截至11月底,村屯绿化中的自治区级示范点、市级示范点和一般村屯均全部完成;饮水净化方面全市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工率84.95%,饮水净化示范项目完工率95.25%,沟渠清淤联通工程完工率100%,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全部完成;道路硬化方面,危桥改造、通自然村屯道路硬化完成年度计划,建制村便民候车亭、村屯内主干道硬化等项目也接近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