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冬天天气寒冷,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既能暖身又能放松身心,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对于那些天气一变凉,手脚就变得冰冷的寒性体质的人,泡脚大有裨益。梧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黎汉文介绍说,热水泡脚一直是中医推崇的养生之道。
黎汉文介绍,坚持用热水泡脚,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有促进作用。泡脚可以通过神经反射来治疗疾病,不仅能治疗风湿病、失眠等疾病,还对脑外伤、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肾病、糖尿病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泡脚可帮助退热,感冒发热时,用热水泡脚能促进循环散热,有助退热。泡脚可缓解头疼,泡脚时双脚血管扩张,从而使头部血液流向脚部,相对减少脑部充血,所以能缓解头痛。此外,脚底处于身体的最底部,心脏的最远端,泡脚可促进脚底的血液循环。
当然,泡脚也有讲究。一是不宜饭后马上泡脚,因为刚吃完饭,体内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此时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会影响消化吸收及胃肠道粘膜功能。因此,饭后1小时后泡脚为好。二是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5分钟至30分钟为宜。同时,辅以脚部按揉,待全身热量缓解后再入睡,而不是泡脚后马上睡觉。三是患某些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神经末梢感觉能力差,应由家人陪护并试好水温及控制好时间,防止发生烫伤。四是泡脚时如在热水中加入中药的,器具最好用木盆,因为铜盆等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影响药物疗效。另外,婴幼儿不宜泡脚,如果常用热水给小儿洗脚,足底的韧带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发育和维持,容易形成扁平足。
泡脚会加速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向下肢,容易致脑部供血不足。如果在泡脚时出现胸闷、头晕症状,应停止泡脚,马上躺卧休息,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老年人更要注意,以防意外。此外,患有下肢血管动脉闭塞病变的人不宜泡脚,因为泡脚或会适得其反,甚至加重病情引发肢体坏死。
黎汉文提醒,泡脚时最好是准备好盛有热水的热水壶,先用半盆热水浸泡双足,待水温降低了,再从热水壶中添加一些热水,使水温始终保持在45℃左右,水量以浸泡过脚踝部为好,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5分钟至30分钟左右为宜,其间加入热水2至4次。 (聂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