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排的荤素合理搭配的饭餐,保证了小记者学员培训期间的营养(大图)。
来到宿舍,小记者学员开始自己整理床铺等内务(小图)。西江都市报记者 何鎏 摄
来到宿舍,小记者学员开始自己整理床铺等内务。
西江都市报记者 何鎏 摄
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龙天传) 1月15日,由梧州日报社和梧州高新区外国语学校联合举办的“全能小记者”主题培训班正式开班。20多名小记者学员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将在为期6天的培训课程中,体验和小伙伴一起生活学习的乐趣,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用行动证明“我能行”
当天上午8时30分,小记者学员在家长的陪同下,陆续来到梧州日报社大院集合点。
一见面,学员黎芊瑶就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次收拾行李的活是她自己完成的。她说,自从完成报名后,她便利用空余时间制作物品清单,然后再按照清单逐样打包装入行囊。虽然她也曾一度因考虑不周而被父母调侃,但但也正是在反复的“折腾”中,黎芊瑶凭着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了这个任务。
眼看出发前往培训营地——梧州高新区外国语学校的大巴即将启动,有的家长还是担心孩子自理能力不够而提出陪同前往。不过,他们都被孩子们婉拒了。看着母亲临别时担忧的眼神,学员何国威自信地拍了拍胸脯对着她说:“妈,相信我!”
到达梧州高新区外国语学校之后,小记者学员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要把床铺布置好。起初,一些自理能力较弱的小记者学员不知道从何入手,不过,在学校生活老师的指导下,所有学员很快便独立完成了床铺整理。
小组合作增进友谊
“咦,这里的课桌怎么是围成一圈的啊?”走进培训课堂,不少小记者都注意到这个有趣的现象。原来,这是梧州高新区外国语学校的课堂特色,据该校校长李勇介绍,受训小记者学员会被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要求自行选出小组长,并设计出相应的小组名称、小组标志口号等。
第一次接触如此有趣的课堂,小记者学员们都变得十分兴奋,一边讨论也一边记住了身旁小伙伴的姓名。很快,来自梧州市第五中学初一年级的黄明皓当选“雪豹”小组的组长,他用流利的英文进行了自我介绍,引来了一阵阵掌声。另一边,工厂路小学的梁轩睿也以小组长的身份,自信地宣读自己的目标:“我要带领我们的组员争当这次培训活动里最优秀的团队。”那一刻,其他学员都为梁轩睿的勇气而欢呼。
课堂上第一次接触新闻
培训班首日,让一众小记者学员印象最深的,是由西江都市报副总编辑刘远菁给他们上的第一堂关于新闻的课。
“什么是新闻?”和“如何当一名合格的小记者?”刚上课,刘老师就给小记者学员们预留了两个思考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没有回答出最好的答案,但刘老师并没有急于告诉大家答案,而是从“开学第一课”中给小记者介绍了新闻的基本概念和记者的职业特性,从一名记者的角度去告诉小记者学员什么是新闻。
“老师,电视上说的‘娱记’也是记者吗?”课堂上,小记者学员邹宗雨问道。刘老师说:“娱乐记者是记者类别的一种,但无论何种类别的记者,在报道时都必须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尊重客观事实进行报道。”
尽管课堂上的时间有限,但小记者学员的问题还是让刘老师有点应接不暇。课后,小记者学员楼心宇告诉记者,“看来还是要多问问题,多思考,这样写出来的新闻才会更加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