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筑牢防线让政治生态更清朗
——2016年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综述
2017-01-19 10:17   梧州日报   记者 曾燕

    梧州日报记者 曾燕

    处置反映问题线索1538件,增长277.89%;

    立案1500件,同比增长318.99%;结案1334件,同比增长282.33%;

    党纪政纪处分1314人,同比增长279.77%……

    2016年我市四个反腐重要数据同比增长均达到270%以上,执纪审查总量、均量、增量同步大幅提升。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6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自治区纪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聚焦中心任务,持续深化“三转”,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十个禁止”,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保持高压态势,减存量、遏增量,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党风政风、社情民风为之一新,为梧州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惩腐肃贪利剑高悬

    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是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的重要内容,全市各级统一思想认识,认真组织实施。

    在2016年1月底召开梧州市十二届纪委七次全会的前几天,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对10名市管干部进行立案调查。此后,蒙山县原副县长盘远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原支队长唐剑锋、市国土资源局原副调研员陈胜业等25名市管干部相继被立案审查。在这些涉及工程招投标、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国有企业等关键领域、“关键少数”重要案件被揭露查处的同时,整治侵害老百姓最基层的“蝇贪”也在进行。2016年,梧州市对陀村党支部原书记罗树才等村(社区)“一把手”共计298人展开立案调查,全市查处各类“一把手”案件占总数的31.4%。

    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深化“三转”,聚焦主责主业,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创新推动,注重系统深化,坚定不移惩治腐败,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持既用纪律标准来教育管住全体党员,又用纪律戒尺追究惩处违纪党员干部,净化政治生态,不断夯实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

    2016年,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提醒谈话860多人次、对轻微违纪问题诫勉谈话41人次,同比分别上升376%、242%。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对一般性违纪问题开展谈话1240人次、约谈函询474人次,同比分别上升376.53%、243.14%;轻处分1299人,占处分总人数89.34%,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146人,占11.11%,移送司法机关31人,占2.07%。通过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拉起防止犯错误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守住防止犯大错误的第二道防线;通过党纪重处分和重大职务调整,筑牢防止犯罪的第三道防线。

    抓早抓小挺纪在前

    2016年10月28日,一份党内警告处分决定书送到藤县和平镇思源村原党支部书记、现村委会主任邓诗达的手上。该村“两委”多名党员干部在开展农村危改工作中收取群众好处费,造成了恶劣影响,邓诗达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受追究。

    在市委统一部署下,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级带着一级合力抓的良好格局。市纪委紧盯专项工作重点整治和查处的问题,借好市委各常委亲自抓之力,先后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370多次,持续将各项要求和责任压力传导到基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收集的大量问题线索按照“五类处置标准”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甄别,确保案件限期办结。为此,我市在全区专项工作考核评价综合排名第二,获自治区通报表扬。2016年6月,中央、自治区主流媒体采访团先后到梧州开展“专项工作助力精准扶贫”采访,均对我市的工作经验、成效予以积极评价。

    专项工作进入常态化转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后,我市各级党政“一把手”担任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扎实推进工作。2016年7月以来,全市组织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大接访活动32场次,组织12500多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摸排问题线索,7月至12月新立案查处扶贫领域违纪案件239件。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全市专项工作立案1086件、结案1017件、处分1002人,将859万元违纪款直接发还给14000多名群众。经第三方机构调查,群众满意度达94.36%。

    “两个责任”落地有声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因发生财务人员侵占1100多万元国有资金的严重违纪案件,市东泰公司前后两任董事长等6人因履行监管责任不到位被立案查处。”2016年1月,随着这个被称为全市“问责第一案”的启动,梧州市各级党委、纪委高悬问责利剑,一年来全市共有3个领导班子、34名领导干部因管党治党不力、落实“两个责任”不到位被追究责任。

    责任清单化、监管常态化、问责精准化……去年以来,围绕“两个责任”的落实,一系列动作、一套套“组合拳”自上而下在我市全面铺开。

    2016年,市委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两个责任”清单为抓手,落实“一级两书,一人两单”制度,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去年1月,市委下沉两级到岑溪市南渡镇召开“两个责任”清单全覆盖现场会。去年11月,市委部署在全市开展完善2016年度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清单工作,防止换届后责任缺失、漏项。2016年,全市共制定主体责任集体清单2500多份、主体责任个人清单7500多份,制定监督责任集体清单670多份、监督责任个人清单5700多份,比较好地解决了责任边界不清的问题。

    同时,推广运用“3+1”、“一座谈两督导”和“五类人两层次”约谈模式,推动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严肃换届纪律等深入开展

    市纪委积极协助市委抓好全市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定《梧州市纪检监察机关约谈领导干部暂行办法》,认真落实“一账二书三表”约谈工作规范,防止“一谈了之”。2016年,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共开展约谈840人次、个别谈心谈话374人次、诚勉谈话38人次、函询36人次、批评教育40人次,整改落实各类问题241个。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两个责任”清单全覆盖体系,全市共有184名党员领导干部、25个单位因失职失责被问责;101人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不力被问责。

    延伸基层加强监督

    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城市社区党支部党员人数相对较多、居住在社区的党员干部比较集中、纪检工作力量薄弱等突出问题,梧州市在全区首创社区廉政工作站建设,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八小时以外”的监督。

    目前,全市三城区的62个社区已建立廉政工作站,共有廉政监督员731人,辐射城区3万多名党员,实现了廉政工作站社区党组织和普通党员监督全覆盖。社区廉政工作站通过建立微信群、设置意见箱等方式,接收居民反映问题,助力专项工作以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开展。

    截至2016年12月,社区廉政工作站受理群众诉求706件,发现移送问题线索76条,协助城区纪委、街道纪工委立案35件,成为纪检监督机关的“好帮手”、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纪委书记于春生,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喻云林对我市创新开展社区廉政工作站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自治区纪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报告中提出在基层试点廉政工作站。

    狠刹“四风”震慑常在

    在节日等关键节点,市纪检机关向各级领导干部发送手机廉政短信,重申纪律规定,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及时警示提醒。各级各部门以身边典型案例为教材,召开警示教育大会630多场次。各级纪委(纪检组)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进行廉政警示谈话81批次,约谈党员干部2300多人。

    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各级纪委会同有关部门检查饭店餐厅、旅游景区等消费场所130个,检查会所、农家乐等隐蔽场所76个,对73个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重点检查,对85家大酒店、超市、娱乐场所、旅行社等开具的发票进行“倒查”。2016年,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92起,处理99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3人,通报47批93人。曝光岑溪市食品公司违规发放补贴窝案,蒙山县文圩镇原党委副书记、镇长岑锐对抗组织审查、公车私用等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典型案例,形成持续震慑警示。

    同时,在已经完成的两轮专项巡察和正在进行换届后首轮常规巡察中,市委三个专项巡察组共对7个县(市、区)、41个乡镇(街道办)党委(党工委)和26个市直单位党组及有关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巡察及“回头看”,发现重要问题265个,已督促整改197个,发现并移送问题线索187件。

    优良党风聚民心,梧州大地清风扬,踏着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鼙鼓声声,我市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将不断迈出新步伐、创造新业绩。

编辑:钟笑莹 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年花市场渐升温 预计节前一周现销售高峰
让流浪乞讨人员安然过冬
两广六县摄影作品展现西江风情
富新社区组织开展儿童绘画比赛
春运志愿服务温暖农民工回家路
交警细心叮嘱返乡摩托车司机守法行驶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