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梁萍 通讯员 韦运清)2016年,我市继续实施城市建设三年提升工程,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旧城改造等工程建设,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城市建设提档升级夯实基础。截至去年底,城市建设三年提升工程共完成投资94.3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6%。
提高效能,推进基础设施工程
2016年12月31日清晨5时许,西江三桥主河桥右幅最后一个梁段完成混凝土浇筑,实现右半幅桥面合龙;左半幅桥面完成连续梁挂篮施工,仅剩几个合龙口,计划春节前合龙,2017年上半年全桥建成通车。
去年以来,西江三桥,西江四桥、环城高速、梧柳高速梧州段、207国道东绕城过境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积极抢抓进度,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
市城市建设三年提升工程总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项目建设这个关键,总指挥部建立专题会议、信息报送、现场协调、动态管理等工作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跟踪督办、限期解决,提高工作效能。
据统计,2016年总指挥部办公室共组织召开专题会议16期,协调解决问题近百个。其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西江三桥、西江四桥、红岭路网等重点工程以及市民关注度较高的停车场建设等项目工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各项目资金保障不足、征拆进展缓慢、前期工作滞后等有关问题。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江四桥水中墩承台和墩身施工进一步加快;梧柳高速梧州段全面推进路基挖方填方和桥梁、涵洞、隧道等工程;高旺防洪堤工程完成2.5公里的堤坝主体和堤顶路面、照明及栏杆施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和苍海新区的多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也明显提速。
以民为本,民生项目优先实施
实施城市建设三年提升工程,我市坚持抓城建就是抓民生的理念,把群众所需所盼的项目和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安排市政设施改造、公共设施提升、城市环境整治、公共事业升级等多个方面的项目,强化保障、加快推进。
针对市民反映较多的市政设施破损、占道经营、市场乱象、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城市建设三年提升工程总指挥部逐一列出清单,按照轻重缓急,优先安排推进主要道路改造、路灯维修、排水设施改造、人行道铺装提升、污水处理,以及垃圾处理、停车场建设、市场改造提升、公厕建设改造等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项目。同时,对红岭3号路、17号路等断头节点路进行统筹研究,落实措施争取年内解决,顺畅市区交通。
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类项目建设也在加快,去年20个项目完成投资2.82亿元。其中,市人民医院整体搬迁一期项目门诊医技楼、1号住院楼、儿科楼等建筑主体和相关配套设施都已完成;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业务楼、妇幼保健院业务楼和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等多个改扩建和医疗服务提升项目也顺利推进;市职业教育中心的教学综合楼、实训楼、学生宿舍和水、电、绿化等工程同步推进;梧州高中新校园二期工程3号教学楼已进行基础验收,1号宿舍楼正建设第二层主体。
结合旧城改造,我市去年重点推进百花冲片区、龙平片区和新兴一路、工厂一路、富民片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以整体搬迁和原址改造提升等形式,加快改善城市面貌和群众居住环境。2016年,8个旧城改造项目共完成投资4.7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1%。其中,百花冲片区棚改项目签约率达99.8%,龙平片区棚改保障房工程主体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按照计划,我市今年将重点推进基础设施、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安居工程、公共服务、环境优化六大类城市建设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