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杨珊)梧州市实体经济现状如何,未来出路又在哪?1月20日,梧州市四名政协委员受邀来到梧州零距离网“零距离直播室”,就梧州实体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月20日,梧州市四名政协委员受邀到“零距离直播室”,就梧州市实体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左至右分别为:林艳光、李忠、甘惠贞、周忠海。覃燕霞 摄
这四名政协委员来自多个实体经济行业,分别是市政协常委、广西天睿精工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忠,市政协常委、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惠贞,市政协委员、梧州市德旺建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忠海,以及市政协委员、梧州麦劲堡总经理林艳光。
“如今梧州市的经济运行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经济总量不算大,发展也不算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大幅下降,中小企业面临重重困难,企业效益明显下滑。”对于梧州市实体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甘惠贞表示,在国际市场萎缩、国内市场不足的经济环境下,不少行业都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同时,周忠海表示,人才的流失也限制了梧州市实体经济发展。另外,传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也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梧州市实体经济发展出路在何方?甘惠贞说,作为传统行业,除了找准客户群体的需求外,还要不断推进自己的产品升级。周忠海也表示,中小企业在管理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建立起现代化科学管理制度。同时,还要争取在行业内有所创新。
来自高新技术行业的李忠则坦言,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带领地方产业往高端发展,对梧州实体经济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助推。“高新科技行业与传统行业一样,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在技术改良的时候就需要相应资金,因此我觉得政府应该成立一些基金,对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支持。”
经营餐饮企业的林艳光,对于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视深有感触。“梧州有很多好吃的特色产品,政府也帮我们做了很多宣传,我觉得很有信心。”林艳光说,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梧州特色产品的销售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企业都应该利用起来。
在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对实体经济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房地产是摧毁实体经济的‘元凶’”等网络言论,周忠海表示,这是一个过于偏颇的言论。“我们城市的城镇化程度还比较低,房地产的发展对本地的实体经济还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周忠海说,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而住是一个刚性需求,“城市的土地是稀缺资源,买房子是一个很好的理财工具。再一个,梧州市的房价泡沫很少,上个月统计出来均价是4100多元,所以说买房好不好,还要从居住、理财、配套设施等多方面去考虑。”
直播访谈摘录
实体经济发展面临问题与机遇
主持人:
梧州目前的实体经济现状如何,发展过程中遭遇到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呢?
甘惠贞: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大幅下降,中小企业面临重重困难,企业效益明显下滑,这是实体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另一方面,梧州经济运行处于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速度也有待增强。随着梧州招商引资,产业多元化发展对梧州经济贡献很大。不过,梧州仍以轻工产业为主,所以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加上国内市场需求也不足,需求不旺这个现象表现突出。
回望过去,我们梧州轻工产业方面有不少辉煌成就,但在如今企业发展“大洗牌”的过程中,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抓住机遇及市场,产品没办法适应新的市场要求,就会被淘汰。
结合我自己所带领的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情况来说,这两年我们着力精细化管理,努力跟上市场的转型升级需求。虽然保证了产量增长,但利润方面仍有很大上升空间。为此,我们还着力以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为轴心,一边加紧产品质量提高,一边通过密切与国际交易市场的交流,拓宽销路和客户源,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梧州必须重视人才流失的问题
主持人:
周忠海委员所在的梧州市德旺建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也属于传统行业,对于梧州市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您怎么看呢?
周忠海:
经济下行包括整个传统行业的利润率不断下滑,这个是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在我看来,人才流失在梧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基本上,高层次的人才都向往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大城市聚集。而从人才结构上来看,像管理人才、专家类人才、行业内比较领先的人才等,均难以留在梧州。
人才留不住就会给企业带来管理效率较低、产品研发跟不上等问题,在员工培训、信息交流的方面也会比较闭塞,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经济新环境要求企业尽快适应新的市场、新的需求,加上现在的制造工业产品周期缩短,更新换代比较快,如果人才这方面跟不上,就会让中小企业在这个发展的关口上错失很多机会。
高素质人才为什么会留不住呢?也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中小企业的规模太小,所以他们没有用武之地。因此,想要留住人才不是单凭一个决策者就能实现得了的,要靠一个团队去推动一个企业,从而带动一个产业的升级。
好政策好措施为企业排忧解难
主持人:
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是热点话题,自治区和梧州市有没有针对这一方面出台一些政策或者措施呢?
甘惠贞:
我通过参加自治区“两会”了解到,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这也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为我们排忧解难的方案和政策,这让我们非常期盼。
梧州也有同步的相关政策,让我的企业获得了实惠。因为我们属于出口企业,每个标准箱(集装箱)有两百元的补贴。在2015年至2017年,每年能得到十几万元补贴,这对于提升我们企业的竞争力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重点企业这几年得到的政府服务也是非常到位的,比如像我们企业,因为有政府方面的服务队,所以办事效率高,为我们节省了许多时间。
李忠:
我们广西天睿精工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这类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企业一样,也面临着国际大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在初步发展阶段中,会面临加工难、融资难,还有中介费太高等问题。
高新企业可以起到推进一个地方产业往高端发展的作用。通过政府的相关文件、相关的产业辅助,可以把高科技的产业链引进梧州,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我认为政府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像粤桂试验区引进了很多高新产业,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融合有积极作用。此外,政府还指导我们企业塑形象、建厂房,指导我们在生产方面做一些调整,解决了在梧州招工难的问题。
我希望政府能针对高新企业成立专门的基金,对高新科技企业实行严格的审查考核,对符合要求的企业提供融资等方面的资金扶持。
服务业依托电商平台转型升级
主持人:
服务业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梧州麦劲堡作为餐饮服务行业,这两年是否也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呢?
林艳光:
麦劲堡是做大众消费产品的,由于它定价并不算高,所以跟当下的市民消费水平还是比较吻合的。但餐饮业有做得好的,也有做不好的。我个人认为,不管是做一个品牌,还是经营一家店,都要有自己的特点,缺乏自身特点会影响发展。
此外,眼下大家都喜欢通过电商平台购物,如我们店以往是雇人送外卖,现在依托一些外卖的平台,有平台的员工帮忙送餐,所以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我们企业的帮助很大,这是我一个真实的感受。
(西江都市报记者 黄颖盈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