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邓发浩) 近段时间,“书包营”午托班事件让午托行业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方面,广大家长和学生因为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原因,对午托班市场有着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市内的午托班从开始的零星几家到如今遍地开花,却没有哪个部门对其进行过专项管理。
对解决以上矛盾,有政协委员建议,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午托行业的准入标准,明确午托行业的主管部门,促使午托行业可以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
记者走访市内多家午托班发现,午托班空间比较狭窄、消防设施配备不全、食品卫生标准全凭经营者良心是普遍现象。
据了解,由于午托班涉及餐饮、住宿、消防等领域,目前梧州市的午托管理工作,暂由城区(县市)政府牵头,联合辖区教育、民政、安监、食药监、工商、公安和消防等多个部门进行监管,但尚无一个部门对午托行业进行专项管理。
据梧州市民政局民管科的工作人员介绍,此前午托班由城区民政局进行登记,但午托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不限于提供单一的午休服务。由于这个新兴行业的经营性质暂未确定,根据上级要求,民政部门从2016年开始取消了对午托班的登记许可。
工商部门表示,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没有午托这一行业,由于暂时没有关于午托行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方面的政策或规定,因此工商部门不会给午托班发放营业执照。
长洲区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午托班不能在民政部门获得登记证,也不能在工商部门取得营业执照,它没有一个合法的主体资格,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午托班也不能申请食品经营许可。
梧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工作人员介绍,教育部门没有权利对午托班进行管理。
由此不难发现,目前梧州市内的午托班基本属于无证经营状态。
对此,梧州市政协委员谢冬妮认为,梧州市的午托市场比较混乱,归根结底是由于缺乏一个主管部门。她建议政府部门制订午托行业的管理办法,明确午托行业的性质,确定午托行业的主管部门以及其他各部门的工作。
同时,谢冬妮还建议,由于午托班服务的对象主要为小学生,相关部门机构应加强对午托行业从业者的培训,不仅要求从业者的个人健康符合相关标准,更要求他们需要有良好的行为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