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可夫)据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计,至去年年末全市各类农机拥有量达到30.42万台(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5.39%,其中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6.79%,农机总作业值达20.07亿元。
近年来,我市扶持建立基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和育秧中心,逐步扩大作业范围,同时建立和完善专家定点联系到育秧中心和示范基地、农机技术人员包村到户的工作机制,择优选聘农机技术指导员,联系和培育农机科技示范户,完善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有乡村农机从业人员13.87万人,有农机专业合作社7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收入1276万元。
根据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部署,我市今年将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广建设高标准农田、农机推广体系、农机服务体系,探索解决耕地、农田与机械化作业要求相适应的问题,同时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旧机械,推广应用符合“国三”标准的动力装备,促进农机节能减排。在农机操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市计划整合各种培训资源积极探索政、事、校、企联动的农机教育培训新机制,着力抓好农民机手培训,造就一支年龄层次符合要求、专业结构合理的农机操作人员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