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市一幼玥城实验园组织开展“三月三”活动,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参加板鞋竞速游戏。梁燕如 摄
梧州日报记者 梁燕如
“格拉——格拉——”3月28日,市一幼玥城实验园“三月三”浓浓壮乡情活动在欢快的民谣旋律中启动,师生共同体验民俗活动的乐趣,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老师的衣服真好看。”中班学生何佳欣说。在节目《刘三姐》中,幼儿园老师身着粉红、浅蓝的壮族服饰,头上戴着红色头巾或白色头饰,色彩艳丽的服饰很快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节目进行时,小佳欣歪着小脑袋看老师们你唱一句、我接一句的有趣场面,不时晃动戴在手腕的小铃铛,给节目助兴。
色彩丰富的服饰吸引孩子们的目光,有趣的民俗活动让孩子们玩得眉开眼笑。大班学生黄梓斌和小伙伴黎博轩一起玩板鞋竞速。两个小男生一前一后站在长条板鞋上,把小脚丫套进固定带里,颇有默契地一左一右地移动板鞋。“脚要拖着走,还要等着小伙伴一起走。”黄梓斌很快找到板鞋“走得快”的窍门。中班陈俊恺拎着一对小高跷,抬起右脚踩上高跷后,左脚“噔”地踩上另一只高跷。站稳后,小俊恺提着绳子,左一脚、右一脚地前进。突然,身子一歪,小俊恺从高跷上掉了下来,他便拨弄绳子摆正高跷,重新站到高跷上。慢慢地,小俊恺走得越来越顺溜。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新奇有趣的事物更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看着孩子们开心地抛绣球、跳大绳,一幼玥城实验园副园长梁冬妮说,幼儿园在走廊挂起绣球、壮锦袋,老师穿上民族服饰,让孩子们在美的观感体验中认识民族文化,板鞋竞速、踩高跷等民俗活动培养孩子们协作、迎难而上的精神。
其实,民俗活动蕴含民族文化和品质。相关人士指出,传承发扬民族文化需要从娃娃抓起。近来,我市不少幼儿园、小学纷纷抓住“壮族三月三”到来的契机,组织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引导孩子认识民族文化、习俗,让热爱祖国、民族团结的意识更早扎根心中,传承好优秀的民族精神、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