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准确规范用好汉字 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我市公众汉字使用现象观察
2017-04-14 09:03   梧州日报   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梁影

    梧州日报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梁影

    近来,随着2017年全市汉字听写大赛开赛,我市校园掀起师生规范写字、正确用字热潮。4月11日,大赛在决出五名优秀选手代表我市参加全区汉字听写大赛后圆满落幕,但公众关于写好字、用好字的讨论热度仍未消退。

    “近年来,学生汉字书写的能力和水平明显下降。”梧州十五中语文教师叶小媛说。叶小媛从事语文教学22年,她对学生作业写字不端正、错别字增多等现状表示担忧。倒水中学语文教师苏志萍也有14年教龄,她直言,近年批改学生的作文很头疼,“不仅错字连篇,还乱用网络用语。”其实,写错别字、“提笔忘字”等现象不是校园独有。记者随机向政府机关以及教育、媒体多名从业人员了解到,他们在工作中也会“提笔忘字”,在书写中遇到不会写的字时,会用拼音或同音字代替,过后偶尔会用手机、互联网搜索一下该字的写法。一名资深中学教师表示,部分教育工作者也依赖电子工具的文字搜索功能。

    其实,错别字增多、公众懒写字等是信息时代的现象。梧州十四中副校长陈俭认为,信息技术强大的汉字搜索、记忆功能淡化了人们细致思考汉字结构的意识,导致认字不准、记字不牢。多名教育人士同时指出,现在微信、QQ等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工具,大家用方言、网络语言、图画符号等替代规范的字句表达,不仅错误使用汉字本义,还“造”出许多生僻字,破坏了语言文字规范严谨的使用要求。而在大赛中,一些比赛成绩优秀的学生选手表示,他们极少使用网络聊天工具,也保持手写日记、书信和查阅字典等习惯。

    “大赛更大的意义在于唤醒公众对汉字学习、使用的重视。”梧州五中校长、大赛裁判员吴锦志说。比赛中,选手们的答题表现让吴锦志和其他裁判员感到惊讶,不少选手能准确写出生僻字,却写不对、写不出常用字和常见字。这一现象说明,学生只针对性强化训练了生僻字,却缺乏汉字的学习自觉和日常积累。教育人士指出,汉字是先辈在生产生活中系统形成的文字社交工具,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富有魅力的传统文化。只有理解汉字的结构内涵,从中品味古人造字的智慧,并从文本的具体语境中理解汉字意思,才能避免机械记忆、过目即忘。

    相关人士认为,在信息时代下,更应该一笔一划写好汉字、规范准确用好汉字,这既是传承弘扬先辈智慧的行动体现,也有着延续中华文明的责任担当。事实上,学习汉字、写好汉字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不容小觑。大赛中,岑溪二中学生梁晖一举摘下总分第一,他沉稳冷静的答题表现、退场前的鞠躬致谢等儒雅表现让人称道。梁晖说,他通过阅读名著来积累汉字量,采用事物联想等方式记忆汉字,“我喜欢学习汉字等中华传统文化,这能提升个人气质。”多名中学教师表示,不少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写一手端正的汉字,有自觉阅读、规范用字等好习惯。走访中,不少家长也表示,他们送儿女去练习书法,目的是培养孩子静下心、认真做事的品性。

编辑:钟笑莹 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富民二桥头堤后路设设临时市场
梧州学院举行清明祭先贤活动 诵祭文献鲜花
蒙山县西河镇龙蟠村吉利组新桥建成通车
万秀区小学生运动会校园足球赛开赛
公交半路熄火 藤县民警合力相助
2017年全市汉字听写大赛现场见闻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