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祝琳 通讯员 徐楚湘)今年以来,梧州工业园区紧紧围绕创建特色型国家高新区目标,以“三年一工程”活动为抓手,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保持了园区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据梧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统计,今年1至2月,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03亿元,同比增长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4.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内资为11.11亿元,同比增长13.19%;预测进出口额预计完成955万美元,同比增长7.66%。预计一季度,工业园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5.6亿元,同比增长2.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完成财政收入4.5亿元;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335亿元,同比增长19.83%。
自梧州工业园区今年提出“两年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三年‘再造一个高新区’”的发展目标以来,管委会和企业依托“以升促建”,全力推动梧州中盟医药产业园、西江经济带(梧州)跨境电商产业园、锂离子自动化设备、光通信元器件生产等高新技术项目以及临港经济区基础设施、赤水码头作业区口岸开放、高端装备制造等47项重点项目建设,涵盖基础设施、工业项目、第三产业等领域。同时,园区加快创新资源集聚,与中盟公司等第三方合作推动医药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计划到今年底,高新区孵化器和加速器面积达22万平方米,建成2至3家众创空间,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级孵化器,提升园区创新创业能力。
近日,作为园区新开工重点项目之一的梧州中盟医药产业园一期已基本完成2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改建,项目将针对生产中药饮片、成药制剂的企业进行孵化,提供研发办公室、实验室、GMP车间等设施及相关技术支持,将是园区构建“大孵化器”链条的重要一环。今年,工业园区围绕大健康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加快现有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引进一批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持续推进相关企业与广西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暨南大学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提升园区产业发展水平。
经济新常态下,出口市场持续低迷和国家税收政策调整,使工业园区发展面临挑战,部分经济指标出现下滑。针对存在问题,园区管委会继续抓牢促投资、稳增长工作,在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同时,着力培育第三产业发展上台阶,支持和鼓励园区内大型制造企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剥离,目前已对园区桂骏驾校、二手车市、梧州龙奇酒业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服务对接,年内还将培育亿达光电、桦源水处理、金正原等申报规上企业,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规上企业总产值、三产企业上限等目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