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苏云燕)今年以来,我市环保部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组织协调,每月召开一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例会,督促各有关部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共同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大气污染防治监管体系。
据了解,2015年和2016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3%、94.5%。去年,我市投资340万元采购道路扬尘控制设备,督促淘汰燃煤小锅炉,淘汰完成率100%,淘汰黄标车3192辆,13家环检单位建成并投入营运,环检网点实现全市覆盖。
今年,我市有关单位加大扬尘治理力度,在建筑工地推行“工地围蔽、道路硬化、物料篷盖、湿法作业、车辆清洗、场地净化”的文明施工管理举措,并计划开展为期一年的建筑工地施工扬尘专项治理,重拳查处工地扬尘违法违规行为。
据介绍,市环保部门将继续开展煤尘、烟尘、气尘、扬尘“四尘”治理,在重点区域实施联防联控,强化应急措施,全面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强化“煤尘”治理,全部淘汰城市建成区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小锅炉;深化“烟尘”治理,加快钢铁、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脱硫脱硝除尘及清洁能源应用改造;细化“扬尘”治理,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大力整治城市道路、建筑施工和采矿区扬尘污染,加强工业渣场扬尘监管,强化渣土运输车辆管理;实化“气尘”治理,进一步完善和修正营运黄标车信息台账,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对超标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推进环检系统与公安部门安检系统对接联网,实行黄标车限行、禁行。同时,实行“PM10+PM2.5”联合控制,围绕降低PM10浓度,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