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罗银妮
4月30日一早,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的茶园雾气缭绕,石濡菲冒着雾气,背着箩筐,忙着采摘茶树的嫩芽。随后,石濡菲将刚采摘茶叶带回茶厂,为茶客现场演示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工序,杀青、揉捻、沤堆……“揉捻以整形为主,揉力要轻。”石濡菲一边熟练地揉捻茶叶,一边向茶客讲解六堡茶传统制作技术要点。
在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石濡菲手把手教茶客揉捻茶叶。 梁诗朗 摄
五一假期,一批批茶客慕名来到六堡镇黑石山茶厂参观品茶,采茶、制茶、泡茶……石濡菲忙得不亦乐乎。30岁的石濡菲是茶厂研发部主任,也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06年,石濡菲进入茶厂当女工,向老师傅们学习制茶工艺,随他们走遍六堡镇的茶山和村寨,掌握各地土质特点,各个节气的气温、湿度规律以及各村寨的制茶技艺。在老师傅的言传身教下,石濡菲从最简单重复的劳动中积累一套种植、管理、采摘、制作、鉴评、包装、储存六堡茶的“秘籍”,并潜心钻研,探索新的生产工艺。在日积月累的研究实践中,石濡菲自主研发出迎合大众口味的紫芽茶、七月七茶,两味新品一上市就广受消费者欢迎,当年即为企业创造丰厚利润,茶厂破格提拔她为研发部主任。
为让更多人学到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石濡菲努力学习,并每年在茶厂开办两期培训班,手把手将制作技艺传授给村民,八年来累计培训超过150人。同时,以“公司+农户”模式扶持25户农户手工制茶,依托合作社培养23户传统制茶能手。此外,石濡菲还大量收购当地的茶青,在培训班里挑选技术过硬的学员到茶厂担任生产技工,在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石濡菲在原有六堡茶种植、生产、加工等传统技艺上,注册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濡菲”六堡茶,并获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黑石山茶厂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石濡菲也先后获得梧州、广西“五一劳动奖章”,今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如今,茶厂业务蒸蒸日上,品牌声名远播。除了经营好茶厂,石濡菲把更多精力放在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的提高和传承上,“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不能丢,我有责任保护、传承好它,让传统技艺代代相传。”石濡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