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这些百香果是我们去年种下的,现在收成好,收购价格也不错,仅此一项村民可以增收180万元。”蒙山县汉豪乡金垌村党支部书记易远志高兴地说。
据介绍,在县里的帮助下,金垌村实施“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打造了500亩百香果种植基地和4000多平方米的灵芝种植区,辐射带动党员群众利用八角林下种植百香果300多亩,种植仿野生灵芝将近10000平方米。2016年,金垌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23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蒙山县运用“党建+”理念,把基层党建工作融入脱贫攻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扶贫的工作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金垌村贫困户成功脱贫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化,蒙山县认为必须加大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建立党组织的力度,通过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覆盖和有效覆盖,做到扶贫攻坚推进到哪一步,党强的工作就跟进到哪一步,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推进党建与扶贫工作的融合。
——“党建+产业”,促进特色产业村和党建示范点融合。蒙山县采取后盾单位、扶贫部门、农业部门引项目、引资金的办法,在推动“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着力打造高堆村生态乡村旅游、朝垌村第一书记“试验田”、都坡村百香果种植等党建示范品牌,辐射带动贫困村党员群众学习先进经验,拓宽脱贫路子。
——“党建+合作社(公司)”,帮扶贫困村发展产业。蒙山县注重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县领导推动、后盾单位帮扶等方式,发展本地特色产业。黄村镇平原村采用“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辣木种植300亩;陈塘镇陈塘村以党支部与合作社带动,帮扶贫困户种植无核黄皮、砂糖橘,目前全村种植黄皮500亩;蒙山镇回龙村通过党总支结对共建、开展“一帮一联“活动,与北楼村党总支共同发展黑土猪养殖,有效推动贫困村产业发展。
——“党建+电商”,为贫困户拓宽销售渠道。长坪乡长坪村依托“水韵瑶寨”微信公众平台,邀请高岭永盛石崖茶专业合作社的入党积极分子和社员加入瑶寨商城,并成立电商协会,带动贫困户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烟熏肉、竹笋干、香菇、石崖茶等特产增加收入。
随着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该县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加大,为贫困户打开致富之门。去年,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11元,同比增长8.7%,842户、3500名贫困对象成功脱贫。
(谢琨 贤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