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创新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库区淹没耕地长期补偿试点工作获群众认可
2017-05-16 09:54   梧州日报   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洪颖莹

    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洪颖莹)“土地一次性征收,资金逐年补偿。”我市对长洲水利枢纽库区淹没耕地农户实行长期补偿试点工作九年来,库区移民与电站共享利益,获得各方好评。

    长洲水利枢纽项目建设征用了长洲区、苍梧县、藤县1025个村民小组和5个社区的1564公顷土地。我市从2007年7月1日起,探索库区移民多渠道安置的方式,在国内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安置工作中首创长期补偿安置方式,由静态的一次性补偿转为动态的长效补偿。

    苍梧县岭脚镇福传村是长洲水利枢纽库区移民村,如今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留守在家的村民靠每年定期领取的耕地补偿金采购树苗,种植经济林,发展林下产业,日子过得很充实。按照最新补偿标准,村民黄福安家被淹没的7亩耕地去年共获得了9000多元的补偿金,这笔“收入”让他感到很满意。黄福安介绍,村里的土地大部分处于低洼地带,过去经常遭受洪水淹没,种植作物很难赚钱。同样高兴的还有村里的吴家玉老人,子女们把每年电站发放的4000多元耕地补偿金留给他作为生活费,基本满足日常开支。

    实行长期补偿后,减少了电站建设工程的前期投资,降低了电站业主方的融资压力和运营成本,提高电站竞价上网能力。

    据介绍,项目建设长期补偿安置方式,是对常规一次性补偿方式的改革和创新,长期补偿金额直接与淹没耕地数量挂钩,不与生产安置人口挂钩。长期补偿的耕地类别按招标设计阶段复核分解落实后的地类长期不变,耕地的净产值随时间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每三年参照自治区有关政策对耕地产值调整一次,提高补偿标准。各级移民部门为移民户建立土地档案,并委托银行按时按量把补偿资金发放到移民手中,达到移民、政府、业主三方满意的效果。

编辑:黄东莹 钟笑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50岁以上需注重检查
六堡茶有了“新吃法”
货车载超长钢筋条上路 被罚款2000元并扣6分
日晕奇观
梧州甜蜜家蜂业公司新车间投入使用
甜蜜蛋糕献母亲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