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唐宋时期,梧州依然是两广商贸物流的重要集散地,宋朝元丰年间,朝廷更在梧州设立钱监,这个钱监是江南六大钱监之一
【古郡史话⑤】梧州,铸币历史越千年
2017-05-18 10:23   西江都市报   记者 赵洋

    西江都市报记者 赵洋

    隋唐宋时期,虽然岭南政治中心东移,但借助于水上交通的优势,梧州依然是两广商贸物流的重要集散地,商业保持繁荣。无论是元丰监、中和窑的建造,还是梧州官办教育的萌芽,都与当时的商业发展不可分割。

    唐朝始称“梧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废封州设苍梧郡,隶属广州,治苍梧,辖苍梧、都城、封川、封阳4地。

    到了唐朝,苍梧郡改设为州,始称梧州。据《苍梧县志》记载:“武德(621年),名梧州”,“领苍梧、孟陵、戎城三县”。

    据《梧州古今》一书记载:作为城市名称,梧州定名的时间早于广西各市。柳州得名始于634年,比梧州晚了13年,而南宁和北海分别得名于1324年和1662年,比梧州晚了703年和1041年。

    对于“梧州”之名的说法,史学界众说纷纭。梧州市志办原主任陈金源介绍,主要有两个说法,一是取“苍梧”之“梧”;二是取“梧桐树”之梧,因梧州曾盛产刺梧桐。

    627年,全国设10道,地方行政体制由州、县二级转变为道、州(郡)、县三级,岭南道领75州,梧州隶属岭南道。

    640年,梧州改称梧州郡。650年至655年,广、桂、邕、容、安南府皆隶广州都督府统摄,称为“岭南五管”。是年,朝廷规定梧州贡银、斑布。

    746年,梧州郡复称苍梧郡,隶属容管经略使(另有一说称,742年梧州郡复称苍梧郡)。758年,苍梧郡复称梧州。唐末,梧州仅仅辖苍梧一县。

    张九龄是唐朝名相,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广东省志·大事记》记载,716年,张九龄招募民工,修拓大庾岭新路,使岭南通江淮要道“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梧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彭志创认为,大庾岭新路修通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梧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交通运输地位。

    “虽然交通地位弱化了,但唐朝时梧州仍是广西重要的港口城市。”陈金源认为,横贯两广的珠江水路是广州与广西联系的重要通道,外省不少商贾通过水路将货物运到梧州,然后经梧州中转到附近地区销售。

    据《梧州市志经济卷》介绍,唐朝时,梧州一带及岭南中部地区出现了商人阶层和专门从事转口贸易的富商,他们多是沿桂江水路往返于桂林、梧州等地进行贸易。

    宋朝商贾云集梧州

    宋朝,作为两广水路交通咽喉的梧州,商贾云集,交易频繁,成为珠江内河著名的商品集散中心以及广西的手工业城。

    971年,南汉亡,梧州属宋。宋代行政区划沿袭唐制,将“道”改名为“路”。968年至976年,北宋置广南路,梧州隶属广南路。

    广东和广西,合称两广,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广信,是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取“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位于现今梧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

    997年,全国划为15路,岭南以广信为界,广信以西,称为广南西路,广信以东,则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常简称广西,广南东路常简称广东,这是广西和广东得名之始。广南西路辖25州65县,梧州隶属广南西路。

    对当时梧州的经济,《梧州古今》有如下记载:“宋朝,梧州商贾云集交易。市场上交易的大宗货物有盐、米、纺织品及海外舶来品。货物多在梧州水路集散,大量的盐从广东船运至梧州,再由梧州转运到广西各地。当时,广西农业比广东发达,商人在梧州采购粮食,运往广东。此外,郁江上游的练子、邕州的缭布、容州的蕉葛等,通过船舶运到梧州,再转运各地。”

    1071年,梧州首次设置商税税务,年额五千贯。960年至1279年,梧州为广西铁器制造中心之一,生铁冶炼技艺高超,所铸生铁被誉为“天下美材”。据记载,唐宋时期,梧州出现了缝纫店和生产铜、铁器的手工业作坊,宋朝时,梧州已有铸铁、铸铜业。

    “鲙美不堪全用鲤,果珍何忍命为奴。云归上国名终远,郡带诸藩势未孤。铜鼓声浮翻霹雳,桄榔林静露真珠。溪平花槛饶桃李,疆压莺歌尽鹧鸪。三足告祥文上载,独峰为盛事原无。封疆自觉隋时广,饮食从分过岭殊。行伍戢威遵下武,儿童知学乐从儒。风轻别墅来渔唱,人到闲坊恋酒垆。服尚鲜华几两蜀,市相交易类全吴。营稀贤帅遍栽柳,扇慕良规各制蒲。春耸门栏多列戟,雪从弦管舞双奴。只因谈笑评风俗,僭用诗谣和袴襦……”这是北宋宰相陈执中所作的《题苍梧郡》中的部分诗句。陈执中曾主政梧州16年,离任时作了《题苍梧郡》,在诗中,他描述了当时梧州的史迹、风光、民情、饮食、衣着、文化等各方面情况。梧州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陈侃言认为,尽管《题苍梧郡》描述略有夸张,但总体上还是反映出宋代梧州真实的市井百态,从中可看出当时梧州经济发展状况较好。

    元丰监年铸钱量占全国12%

    宋代,经济社会有了新的发展,梧州更是两广重要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货币需求量急剧增加。梧州水运交通便利,适合运送原料、燃料,以及生产出来的钱币。于是,元丰监应运而生。

    钱鉴路在1951年辟路,1978年定名钱鉴路。现在,桂江二桥东处的道路旁,立有一尊“崇宁重宝”铜钱雕塑,还建有钱鉴公园。铜钱雕塑,钱鉴路名,无不提醒着人们:梧州一千多年前的一段钱币历史值得铭记。

1965 年从元丰监铸钱作坊遗址出土的北宋“ 崇宁重宝”“崇宁通宝”铜钱。(图片来自《梧州市博物馆文物藏品精粹》)

    1071年,根据宋朝廷安排,梧州设元丰监(江南六大钱监之一,因开办于宋神宗元丰年间,故称元丰监),从事钱币铸造。每年铸铜钱18万缗(每缗1000枚,占当时全国铸钱150万缗的12%)。当时,全国设钱监26处,江南有“衡、舒、严、鄂、韶、梧”6处钱监。元丰监居于舒州同安(10万缗)、严州神泉(10万缗)、鄂州宝泉(10万缗)三监之上,是当时江南较大的钱监。元丰监存在期间,共铸钱1000万缗。陈侃言在《史识梧州》一书中指出:“宋代铸钱遗址中,梧州元丰钱监是目前国内能够确定地址的唯一钱监。”

    铸币机构定址梧州,显然是宋代朝廷深思熟虑的结果。陈金源认为,梧州水路交通方便,是一个天然的物流中心,元丰监位于桂江边,从广西德保运铸币材料来,可经右江、郁江、浔江的水路到达;从贺州、藤州运来,路程不远,走陆路也方便;从北流运来,水路可走北流河,也可走陆路;从韶州运来,可先运至广州,再经西江运来。如果把钱币运出使用,也是方便的,梧州向北,经桂江水路可达阳朔、桂林和兴安;向西北,经象州、柳州可达融州及河池等地;向西南,可达贵港、南宁和崇左。

    陈侃言认为,古往今来,钱币均是中央政府铸造颁行的,能定址为铸钱工场,可见当时梧州的经济实力不可小觑。

    藤县中和窑,是北宋后期至宋元之际生产外销瓷器为主的民窑,如今已是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梧州地区文物普查发现中和窑。有专家认为,中和窑遗址为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研究我国古代外销陶瓷提供了新资料,对研究宋代广西的手工业和社会经济及对外友好往来有重要意义。

中和窑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料图)

    据《藤县志》记载,中和窑古窑分布密集,范围长2公里。出土以影青釉为主,白釉为次,有各式碗盏、盘碟、杯、盒、钵、壶、罐、瓶、灯、炉、盂、熏炉、魂瓶、枕、腰鼓和花模具等。花纹方面,有折枝、缠枝花卉、缠枝卷叶、海水游鱼、海水戏婴、飞禽等。瓷窑烧造年代大约在北宋后期至宋元之际,盛于南宋时期。从中和窑的生产能力看,它可提供相当多的产品外销出口。

    除了中和窑,藤县还有胜西古窑址、雅窑窑址等。陈金源认为,大量的瓷器交易需要大量的钱币,中和窑的存在,从另一个侧面可反映出元丰监设立的重要性。

    “梧州府学”见证教育发展

    如果说独特的文化是梧州独一无二的印记,那么教育就是梧州体内的血液,奔流不息。唐宋年间,梧州有风声,有雨声,还有朗朗的读书声。

    唐朝年间,广西教育资源极度贫乏,考中进士的学子殊为难得,堪称“百年一遇”。唐贞观七年(633年)藤县镡津(现藤县藤州镇)的李尧臣中进士,是广西的第一个进士,后累官至交州刺史,有政绩。

    古时候,聚族里居,比户相连,里中有门,称为“里门”。据《藤县志》记载:“唐太宗赐其(李尧臣)里门为登俊。”时至如今,藤县还有纪念李尧臣的登俊路。

    发展经济,要有文化与教育作支撑。宋代,梧州是广西发展教育最早的城市之一,1086年至1093年(宋元祐年间),梧州知州张唐辅在冰井泉北设立梧州府学,作为参加科举考试人员学习的场所,这是梧州兴办教育的开端。

    梧州市区学德路是一条似乎寻常不过的小巷子,位于大东上路孔庙里西侧,广厦商业城北侧。别小看这条巷子,它早在明朝时就飘溢着书香。关于学德路的历史,《梧州市志文化卷》有清晰的记载:明朝称学德巷(以附近的府学宫取名),民国25年改称学德街,1953年改称学德路。

    陈金源介绍,宋代的梧州府学位于梧州市第二中学校原河东校址内,在明代时,梧州府学迁至梧州城东门外(即如今大东上路孔庙里右侧),明朝时称学德巷,便是勉励这条小巷的年轻人勤奋向学,如今的梧州市中山小学,也曾用名“学德路小学”。

    (除注明外,文中史料均引自《广西通志》)

编辑:黄东莹 钟笑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市民和游客用手机镜头品味岭南老城的韵味
梧柳高速藤县段铺设沥青路面
高考视频监控系统联网调试
包粽子 挂艾草
“老城故事”——丁国明钢笔画展开展
岭南风情巡游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