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近日,《梧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获市政府批复实施。《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市基本形成公、铁、水、空联运的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络,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市围绕加快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综合联运龙头大港、西江黄金水道上向东开放的龙头城市,重点实施一批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机场和站场项目,打造东南接珠三角经济区、西连泛北部湾经济区、北依桂北及湖南省主要城市的区域中心,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铁路建设方面,力争建成“丰字型”铁路骨架,铁路通车里程争取突破400公里,重点推进洛湛铁路玉林至梧州段电气化改造、岑溪至罗定铁路、玉林经梧州至贺州城际铁路、柳州经梧州至广州铁路等项目建设。
高速公路方面,力争建成以主城区为中心的“一环七射三连线”高速公路网络,与肇庆、云浮、玉林、贵港、贺州等周边城市形成“一小时交通圈”,重点推进环城高速公路、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昭平至蒙山路段)、信都至梧州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
主干线公路方面,力争建成“六横两纵十三连线”主干线公路骨架,构建梧州市域范围内主要节点间“45分钟交通圈”,重点推进G207东绕城过境公路、梧州至藤县藤州镇公路、龙圩经大坡至新地、G355苍梧梨埠至昭平马江公路、岑溪糯垌至平南四灵、蒙山至金田等市域路网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同时,加大农村地区交通扶贫力度,大力推进“第一公里·桥”惠民工程,推进县乡道路联网、窄路基拓宽、安保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交通出行便捷性和舒适性,并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城乡商品双向流通。
港口码头方面,力争到“十三五”期末港口吞吐能力达60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50万标准箱,重点推进塘源综合码头、塘源紫金村码头二期工程、大利口码头、东胜作业区工程、赤水作业区码头二期工程、人和作业区码头、福传作业区码头等项目,加快实施贵港至梧州(省界)梧州段3000吨级航道整治、桂江航道工程平乐至莲花大桥段IV级航道整治、绣江复航等工作。
客货运输系统方面,以运营高效、服务优质为目标,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的连接通道和节点建设,向现代服务型交通枢纽、多方式一体化交通枢纽转型。
机场建设方面,大力推进梧州机场迁建工程建成和运营,优化通用航空机场布局,与南广铁路、梧贵高速公路、南梧高速公路和西江黄金水道无缝衔接,在桂东地区形成安全、快捷、高效、绿色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黄永福 许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