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柳双
从大学开始“学茶”,从毕业后从事“做茶”,从工作中慢慢“爱茶”,广西梧州茶厂副厂长何梅珍与六堡茶打交道快30年了。30年来,她用一项项科研成果让三鹤六堡茶不断提质增效、飘香万里。
近日,记者走进茶厂,来到何梅珍的办公室,看到她正在案前一丝不苟地写着有关六堡茶新产品的检测报告,并时不时参考边上厚厚的一沓实验数据。
何梅珍1988年从大学机械制茶专业毕业后就到梧州茶厂生产一线工作,边工作边学习积累六堡茶生产与技术研发知识。
“2005年之前国内的六堡茶出口居多,质量较差。2005年后,普洱的价格大幅度回升,带动黑茶市场逐步走热,六堡茶也借着这股东风重新获得关注。” 何梅珍对六堡茶的历史倒背如流。
随着六堡茶在国内兴起,何梅珍意识到六堡茶市场潜力巨大,要让六堡茶的价值提高,就要保证茶的传统风味。当时何梅珍就想发掘六堡茶的槟榔香气,研发一款新产品。于是,何梅珍从2005年开始就带领研发团队全身心投入研发,终于在2011年研制出梧州第一款槟榔香六堡茶。“过程很辛苦,我也记不清失败了几回,但看到出厂的槟榔香六堡茶销量不错并得到好评时,我对六堡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何梅珍说。
近年来,随着知名度提高,六堡茶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此,何梅珍意识到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有品牌特色。她带领科研团队按照集中差异化的战略思维,对具有“三鹤”六堡茶特色的“槟榔香六堡茶”、“金花六堡茶”等产品进行深入研究,主持了多项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其中还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如今,“三鹤六堡茶”这个中华老字号产品知名度越来越高,茶厂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身为副厂长的何梅珍依旧在六堡茶的科研上忙碌着。技术质检科工程师黄达勤说,一直工作在生产一线的何梅珍坚持生产与研发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此外,她在科研中要求很严格,对每一个环节都仔细记录分析,不断加以改进,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为了保证茶的品质,何梅珍在办公室内特意设置了一个茶台,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评审新产品。“在保证茶叶质量后,消费者品尝到茶的口感极为重要。确定包装出厂前要对茶的耐泡度、香气持久性、浓度等经过多次精准审评,合格了才能出厂。”何梅珍说。
何梅珍表示,从事科研工作是件很需要毅力的事,过程很煎熬、很辛苦,是肩上的责任令她毫不松懈。每当遇到困难心情浮躁时,她都会泡上一壶六堡茶,细细品味其中韵味,放松心情,也因为对六堡茶的热爱,才让她在科研道路上从不言弃、从不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