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聚焦梧州 >>正文
     
【梧州城演义⑦】砖石筑城开新篇 鸳鸯秀水世无双
2017-06-05 11:11    梧州日报   记者 全淦枚

    采写:梧州日报记者 全淦枚

    摄影:梧州日报记者 麦朝枢

    (除署名外)

    一千多年前,一叶扁舟惬意地飘荡在梧州西江上,北宋大文豪苏轼坐在舟上吹着江风看着美景,挥毫写下了“鸳鸯秀水世无双”的千古名句。

    是的,宋朝时期的梧州,美丽、从容,经济发达、社会安定。美丽的地方总会散发着光芒,吸引众人的目光,更何况是拥有浓厚历史人文基础的梧州。宋朝,梧州这座富有韵味的城市已拥有了其他地方所致力追求的:砖石建筑的城墙、南来北往的货物、各方商贾云集、流连忘返的文人墨客,一片欣荣盛景。

    【以砖筑墙,开启建城新篇】

    我们经常会在历史剧里看见巍峨的古城场景,人们往往会被那恢宏的古代建筑群所吸引,为那沉淀着岁月痕迹的一砖一瓦所惊叹,被那饱含着历史风霜的蜿蜒城墙所折服。在梧州,这座历经两千多年的古城,历年所修建的城墙虽已在岁月的洪流里改变了面貌,但如今说起仍令人神往。

    在苍梧王城建城之时,已经有墙有城了,从最初的周长只有424米、用夯土筑成的土墙,到汉元鼎年间向南扩筑至周长600米,再到三国、隋唐时期的进一步扩大,在唐朝公元621年,苍梧城垣已扩展至880米。这期间,虽然梧州城的古城墙一直在扩展,但仍然是用夯土砌起土城墙,直至宋代开宝年间(968年),才有了突破——修筑砖石城墙。

    “宋开宝元年建,初砌以砖,周二里,一百四十步,高一丈五尺,辟四门。”(见《苍梧县志》)可以看得出,开始建造时,这个砖砌的城墙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设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非常完整,初始规模。

    随后,砖石城墙进一步扩大,“至和二年(1055年)展筑,周三里,二百三十七丈。”1956年,根据遗迹实测宋时梧州城周长已达1120米,面积7.84万平方米。城东由文化路东一巷至白屋巷;城西由博爱路(今和平路)至市三中;城南由南环路至文化路东一巷;城北由市三中至北山脚。这个城池规模沿用300多年,直到明朝才被再次扩筑。

    明清时期,梧州城池继续延伸扩建,城门数量在明朝时也由四个增建到五个,扩筑了一个小南门。可以说,这座宋朝城池奠定了梧州城的规模。

    “民国”十三年(1924年),梧州发生一起火灾,大火从北门一直烧到南门,很多古建筑和店铺都被烧毁了,于是当时的梧州商埠局便决定“拆墙筑路,挖山填塘”,将城墙和城门都拆掉,建起了马路。此后,陪伴梧州发展的城墙便被历史长河逐渐淹没。

    这些拆墙修建的马路,其中不乏如今依然为梧州人所熟悉的,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梧州人成长的东环路、西环路、南环路、北环路、大南路、小南路等道路就与当年的城池关联紧密。梧州历史文化研究专家陈金源在他所写的《城墙与街名》一文中描述说,东西南北环路是在原城墙基及水塘上建起来的。而五个城门,南门外的大南十字街被改为了大南路,小南门外的十字街则改为小南路,西门大街改为大西路,北门外直街改为桂北路。后来,西环路与维新街合并,称为民主路,维新街称维新里,东环路也被改为文化路。1988年,又将梧州五中至新兴二路原塑料厂路段新建的马路命名为西环路,西环路才从河东“跑到”河西去了。

    可以说,没有宋朝时砖砌的城墙,就没有后来的梧州城池,更没有所谓的东南西北环路、大南路小南路我们梧州的道路史也就会少了一份精彩和厚重。

    在古代,城墙多是军事防御设施,和其他辅助军事设施构成军事防线。所以,古时王城、诸侯封地、多在交通要塞围筑城墙,以住人与自卫。陈金源认为,梧州地处三江交汇之处,居岭南交通要塞之地,因而古代梧州城墙主要是用于御敌和防洪。把城墙改进为砖石结构,目的不外乎要进一步加强这两方面的功能,保护整个城市的安全。

    王者建邦,以其地筑墙建城,莫不过于是想打造最坚硬的堡垒,以保地卫民,维护统治。古时,争城夺地的战争时有发生,两方人马,在城池之下大动干戈,在这类争夺中,一城之墙往往就是两方力量搏杀争夺的关键目标。古之城墙,对统治者、老百姓来说,是一道可靠的安全防线,有了它,人们便多了一份安全感。所以,作为南方重要的城市,觊觎着这片沃土的人从不会少,为了防御外敌,建一道结实的砖石城墙对那时的梧州来说可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滔滔三江水交汇,翻滚东流而去,屹立于三江水口的梧州城,水资源尤为丰富,得到江水的灌溉养育,这种待遇是一些城市所羡慕、嫉妒的。但是江多水丰也有麻烦的时候,一遇到大雨和洪水,就逃不过被淹的命运。

    经过前朝几代的岁月累积,宋之梧州,终于一改低矮土城的面貌,迎来了更高一级的砖石城池,同时,也拉开了梧州新的发展帷幕。

我市工艺美术师、民间收藏爱好者叶权生根据史料记载制作的宋朝梧州城池立体模型图。

    B【商贾云集,贸易集散两广】

    俗话说,“路通财通”、“水为财”,这对梧州城来说真的是最贴切不过的形容。自建城之始,居浔江、桂江、西江之三江口的梧州便占尽了天时地利,交通路网环绕,得尽西江黄金水道之便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历来都不错。到了宋朝,梧州的发展在南方的城市中依然还是排在前列的,是岭南的重要城市之一。

    翻阅史料书籍,便会惊讶地发现,两宋时期,地处两广交通咽喉的梧州,已经逐渐成为珠江内河著名的商品集散中心,各地商贾云集。

    这并不是虚有其词,当时的梧州社会发展既得益于自身的优势条件,也是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才得以继续保持前进的步伐,其经济发展在多方面皆有表现。

    古时,水路就是最便捷顺畅的通道,一个城市拥有良好的水路交通路线,便会抢到发展先机,如果陆路交通也不算差的话,水陆路枢纽之地的城市,那必然是耀眼的明星之城,汇聚岭南水陆路交通线路的梧州就是这种令人羡慕的城市。

    宋时梧州,一方面水运繁忙,另一方面陆路运输也大有发展,商品贸易相比前朝更为繁荣。吃、喝、用,一切的生活必需品,小到土特产,大到朝廷严格把关的盐,都有经梧州运向各地销售的记录。这些货物多用船只从水路运到梧州集散,特别是大量的盐从广东沿西江运到梧州,再由梧州转运到广西各地去,海外的舶来品也在梧州集散、中转。

    在广西的文化线路中,有一条贯穿粤桂滇三省区的“盐马古道”,据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盐贩从沿海盐场将盐用船运到廉州后,就用牛车运到玉林,再经梧州转运广西各地或者大西南各省。当时,一队又一队的运盐船队,浩浩荡荡地在梧州的江面上乘风破浪,或溯桂江北上,或在西江上挂帆远去,场面壮观,令人惊叹。

    宋室南渡后,随着政权的南迁,屈居北方之后的南方站上了历史大浪的潮头,发展资源不可同日而语。作为南方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梧州没有错过这难得的机遇,率先吃上了这块社会资源大蛋糕,用自身便捷的交通优势,“吸粉”无数。当时,越来越多的大宗货物往来贸易,如盐、米、纺织品以及各种土特产等商品,在梧州集散、转运,使得梧州的商品贸易如有神助,发展得更加快速了。而且,南宋时,为开展广西的对外商业活动,朝廷在邕州辖区设三个博易场(以米盐布换茶的官市),在东部就以梧州为中心,将广西各地的土特产商品向广州转运出去,广东向广西行销的商品,也以梧州为中转站。此时的梧州,货物集散中心城市之称实至名归。

    梧州人,至今依然以“元丰监”为傲。正是由于当时商贸活动频繁,商品销售量增加,从而使梧州经济交易往来需要支付的钱币需求量大增。当时,眼看市场需求量日益激增,钱币周转量大,朝廷决定在梧州设监铸钱,这就是闻名历史的“元丰监”。

    是不是一个地方商品贸易发达了,就可以设监铸钱?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历史上,多的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但是设监铸钱,却并不是任何一个城市都够资格的。宋室在梧州设监铸钱,虽然主要是因为梧州商贸经济的发达,但是当时梧州在铸币原料以及铸铜铸铁冶炼技术等方面也是极具优势的。

    梧州资源有多丰富?《宋史》有记载:“至熙宁七年,梧州以铅锡易得,万州以多铁矿,皆置鉴。”可见,当时梧州铅、锡资源之多。至于铸监所需要的冶炼技术在当时的梧州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发展情况?有史料记载,唐后南汉乾和年间,梧州铸造的大铜钟技艺水平就很高超了,到了宋朝,水平更是精湛。《岭外代答》记载:“铁,梧州产者,在熔则如流水,然以之铸器,则薄几类纸,无穿破,凡器既轻且耐久,诸郡铁工锻铜,得梧铁杂淋之,则为至刚,信天下之美材也。”这是说梧州的铁器冶炼技术已经精湛到令其他地方的铁工所学习了。前所未有的铸造技术,当然会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陈金源介绍说,宋代的梧州,被称为广西手工业城,除了制铁业的发展,以中和窑为代表的瓷器制造业也非常出名。北宋宰相陈执中主政梧州十六年后离任时,写了一首诗,叫《题苍梧郡》,整首诗把梧州这座古郡的形胜、史迹、风光、物候、产品、民情、风俗、经济、文化等社会世态尽在字里行间,梧州社会的方方面面跃然纸上。一句“服尚鲜华几两蜀,市相交易类全吴”,将梧州经济之繁盛描绘出来。诗歌虽然略有夸大,但其时梧州的社会发展水平,与天府之国、江南吴越等发达地区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宋朝便开始扬名的鸳鸯秀水。

    C【文人赞颂,鸳鸯秀水扬名】

    “地倾二面城池壮,水迸三江气色粗。”这是陈执中在《题苍梧郡》一诗中对梧州城毫不吝啬的赞美。在他笔下,山好水美的梧州,拥有独一无二的壮丽城池,城里“风轻别墅来渔唱,人到间坊恋酒垆。”老百姓呼朋唤友,在江风吹拂下一起欢快地歌唱、在坊间尽情地喝酒,生活多姿多彩,趣味无限。

    壮丽的城池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社会一片稳定、繁荣、昌盛之景,宋之梧州,无疑是引人注目的明星城市。盛景之下,富有历史内涵的梧州,人文资源更加丰富了。城里城外,亭台楼阁、青山绿水美如画,四季鲜花千姿百态地绽放着,儿童在街头巷尾嬉笑玩耍,学儒在学堂里高声朗读……

    如此安稳美丽之城,当然不乏外人留下的眷恋的足迹。作为一代宰辅,陈执中一心牵挂国事,忠心耿耿,对宋庭来说,他无疑是一位贤相。但,就是这样的一位贤臣,就曾经在梧州任职知府。他对梧州情深义重,任职期间,他政绩斐然、声誉卓著。

    对梧州如此用心治理,陈执中是梧州人吗?实际上,陈执中是江西南昌人,并非梧州人,他出身官宦之家,从小就博览群书,并且凭借父荫,成为秘书省正字(校正书籍的官),又因为为官清正负责,之后一路升到警卫、司礼等官署机构任职。有能力有责任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果然,后来他就被皇帝看中,被派遣出任梧州知府,治理梧州。他离任时,写下了《题苍梧郡》这一气呵成的诗歌,将自己对梧州的感情都寄托在了这首咏叹梧州的长律里。人们看这首诗歌,仿佛也看到了梧州的前世今生。

    除了陈执中,还有一个北宋名人与梧州也有着亲密的关系。这个人就是苏轼,一个在中国文坛历史上闪闪发光的大文豪,他的诗、词、赋、散文令无数人敬仰、赞叹。但对梧州人来说,苏轼并不仅仅是一位历史上的杰出文学家,更是一个与梧州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他的诗句“我爱清流频击楫,鸳鸯秀水世无双”,至今依然令梧州人引以为豪。

    是的,就是这个文坛大家,将梧州“鸳鸯秀水”的美景刻印进了中国的诗歌书卷里。苏轼是四川人,却对梧州的美丽如此熟悉,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大文学家对偏隅岭南一方的梧州如此另眼看待?原来,苏轼虽是在文学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成就,但是却因为对朝廷施政多有看法,多次被贬谪、流放。这位一生颠沛流离的大文豪,曾经两次在流放的过程中途径梧州,也因此与梧州结下了独特的情缘。

    从京城一路奔波向南行,早已习惯简陋装备的苏轼,在流放之路上前行着。当他风尘仆仆地来到山清水秀,人们安居乐业的梧州时,那双因仕途不顺而多有抑郁的眼眸露出了惊讶之色。踏上一叶小舟,不计较去往哪个方向,苏轼站在舟上,随小舟而去。江风阵阵,直扑胸襟,他望着眼前一清一浊,一婉约一豪放的两条江流,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鸳鸯秀水世无双”的千古名句。

    当然,梧州令苏轼惊叹沉迷的并不仅仅只有鸳鸯美景,那红皮白肉的岭南特色水果荔枝也让他吃了又吃,为了这美味的果品,他“日啖荔枝三百颗”。

    此外,苏轼也曾游览藤县。如今,在藤县,后人建有苏坡亭,以纪念苏轼。作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诗人,看到如此有魅力的梧州,苏轼当然会诗兴大发,《九疑吟》、《藤江泊舟》、《冰井》、《荔枝叹》……这些描述梧州大好河山的诗句,就这样在他游玩过程中问世的。以诗歌描绘梧州,让梧州的美丽身影长存在中国诗歌史上,这为梧州增添了更多美好的印记,令无数人通过他的诗歌而对梧州有了新的认识与向往。

    ■延伸阅读

    梧州大事记

    五代十国(907~960年)

    ●后梁·乾化元年(911年)

    清海军节度使、南海王刘稳攻取梧州,赶跑庞巨昭。

    ●南汉·乾和元年(943年)

    十一月,南汉王刘晟派吴怀恩略定梧州。

    ●南汉乾和十六年(后周显德五年,958年)

    吴怀恩在梧州感报寺(光孝寺)铸造铜钟一口,重250公斤(今存中山公园)。

    北宋(960~1127年)

    ●开宝四年(南汉大宝十四年,971年)

    二月,刘银投降,苍梧属宋。

    △撤销孟陵县、戎城县,其辖境划归苍梧县。 (摘自《梧州大事记》)

编辑:钟笑莹 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 岑溪市一买家凭“问题”阿胶欲索10倍赔偿
· 藤县县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 云龙社区做好残疾人帮扶工作
· 梧州市人大机关退休老干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梧州市教育提质发展工作综述
· 梧州市政府与自治区地矿局举行座谈会
· 龙湖镇塘源村开展2024年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演练
春日美景
黄花染山头
两广摄影家齐聚梧州
蒙山夕照
祭扫烈士墓献花表哀 ...
苍容浔江大桥完成首 ...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