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聚焦梧州 >>正文
     
【梧州城演义⑪】三元及第状元郎 冯京出自古藤州
2017-06-19 17:48    梧州日报   记者 黄海志

    在梧州的历史文化名人榜上,冯京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不中冯京中马凉”“错把冯京当马凉”,这些典故和民间谚语,说的都是这位出自藤县的北宋重臣。 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中少有连中三元的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冯京不仅是个善于舞文弄墨的“超级学霸”,登上仕途后更是一位勤政爱民的清官廉吏,每到任一处就把一方水土治理得繁荣富足,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采写:梧州日报记者 黄海志

    摄影:梧州日报记者 麦朝枢(除署名外)

    考据有序,重臣冯京源藤州

    藤县人杰地灵、山川秀丽、物华天宝,是一个历史文化深厚积淀的岭南古城,当地人文历史丰富多彩,胜迹众多,这片土地既是先秦时期“母仪天下”西江龙母的出生地、辽东督抚白马将军袁崇焕的故乡,也是太平天国的五王故里,连中三元的北宋重臣冯京也出生于此。

    冯京塑像

    关于冯京的身世和出生地,一直有争议,多地声称其为冯京出生地。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化研究者谭旭文研究冯京已有多年,为了考证冯京的身世,其多次前往湖北、河南等地考察翻阅冯氏族谱,并综合论证各方面有关北宋冯京一生的资料,得出“冯京出生于藤县”的结论。

    据谭旭文考证,冯京的祖先冯正公(字舜卿)这一辈分的冯氏支系,在五代残唐作乱之时(907-960年)为了逃避中原地区的兵灾,带领冯姓族人来到当时广南西路属下的宜山藤州之间,投靠曾经在宜州一带做知州的“冯三元”族中亲朋故友,据传也曾经在藤县的太平镇居住了一段时间。

    在探亲访友的过程中,冯京曾祖父冯碧公(字国显)发现广南西路的藤州一带山水形胜、适宜人居,后来就搬到了古藤州连理塘畔定居,冯碧由此也成为藤县冯姓族人正式定居藤县始祖第一人。

    据研究者考证,冯京为潭津(今广西藤县)人,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即公元1021年),祖籍河朔(泛指黄河以北地区),父亲为冯式,母亲为藤县本地人朱氏(由冯京的墓志铭里得到证实)。另外,藤县当地有民间传说,说冯京是一个遗腹子,他父亲在其还未出生时去世,现在广西藤县还留存冯京父亲冯式的陵墓(当地土名“冯京山”)。

    坐落在藤县县城胜西村的冯式墓。

    冯京幼年时最先随家人移居湖南衡阳读书启蒙,少年曾到湖北咸宁潜山寺读书,所以在当地留存有冯京读书台和打狗井的历史遗迹。青年时期,冯京游学江浙、客居余杭,其后再寓居湖北鄂州、江西武昌等地,有寺壁题诗及感恩他人的诗句为证。

    在民间说书人的嘴里,但凡大人物出生,天必有异象。关于冯京出生时的情形,藤县的民间传说也挂上了一条不符合科学常识的神秘面纱。藤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廖永基研究冯京文化多年,其编写的《三元及第四朝重臣冯京》一书就记录了当地一则关于冯京出生的民间传说:据说,冯京父亲冯式在壮年时,原本无子,太太便劝他纳妾。冯式路过某城买了一妾,问该女家居何处。该女子哭泣流泪说,她父亲因为欠人债务,才卖她还债。冯式听了,觉得可怜,立刻将该女归还其父,并且付出的银两全给了该父女。回家后,冯妻责问丈夫,冯式便把经过告诉太太。太太听了,说道:“君用心如此,何患无子?”果然,经过数月,冯妻果然怀孕,而且分娩的那天,乡里邻居都突然见到一群鼓乐队,锣鼓吹乐,护送一个状元郎到冯家。当天傍晚,婴儿诞生,异香满室,这名婴儿就是长大后考取状元、当了数朝高官的冯京。

    B 异禀天赋,科举应试中三元

    根据《藤县志》记载,冯京自幼卓异,隽迈不群,稍长在藤城城西(现藤县邮电局附近)读书时学文学武,天姿聪颖,“举目成诵,万言立就”,显示出异禀天赋。

    与民间的遗腹子之说不同,一些正史的记载显示,年少时的冯京之所以出走故土,正是由于其父逐渐壮大的事业所致。据《宋史·冯京传》载,冯京“少时,在(藤县)县城城西读书,后随父游湖、湘”。冯京十七八岁时,其父亲在湖南湖北等地发展商业,冯京随家迁居咸宁、鄂州等地,又到江西、江苏、浙江等地游学,拜访名师,结交益友,学识大有长进。

    庆历八年(1048年)八月初,冯京在鄂州参加州试,名列第一。宋代科举制度,经州试录取的称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为解元。冯京初次应试,便得了个解元的荣衔。

    州试结束后,冯京于次年(皇祐元年即1049年)二月下旬在京都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参加礼部(相当于今教育部)主持的会试,会试结束,张榜公布,冯京又名列第一。宋朝,经会试录取的称为贡士,贡士的第一名称为会元。

    冯京考中了会元,即加紧准备参加下月初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就是在这次殿试中,“不中冯京中马凉”的典故发生了。

    当时,当朝仁宗皇帝赵祯最宠爱的张贵妃和她在朝中当大臣的伯父张尧佐得宠弄权,擅作威福。在这次殿试前,张尧佐多方活动,要殿试的监考官、阅卷官把他们张家的外甥石布桐取在第一名。为了预知这次活动能否如愿,张尧佐特请玉清宫的玄虚法师来预测今科状元出在谁家,玄虚法师故作神秘地算了一下说:“今科状元必定出在冯家。”

    张、石二人早知冯京名望,心想法师所指的“冯家”想必是冯京无疑,必欲扼杀于襁褓之中而后快。于是,张尧佐密嘱试院的登录官,如有姓冯的贡士和报考者,都不要列入上报的准考名册和公布的应试名单。

    冯京得知这一信息后,又气愤又发愁,心想自己毕生苦读就是想求个功名,没想到遇到了科场腐败这个随时都可能将自己置于灭顶之灾的劲敌,以为今科无望了。多日冥思苦想,冯京急中生智,将自己名字中的两点水往后一移,冯京成了马凉。主意想好了,冯京立刻到考试院用“马凉”的姓名报名,由礼部荐举参加殿试。

    这次殿试只有策论题一道:《盖轸象天地》。冯京充分领会题意后,即根据先秦时期手工艺专著《考工记》中“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圆也,以象天也”和《中说》中“天为盖,地为轸,善为道者终无尽”的简明释意,举例阐述治国兴邦,本乎天地之道是无穷无尽的,并根据平日留心国事,了解民情的实际,分条详述富民强国的方策,顺笔写来,洋洋达万言。至三月初三日,殿外张榜公布,“马凉”的名字高居榜首第一名。

    宋朝制度,经殿试录取的称为进士,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因为在金殿上考取状元的姓名是马凉,而民间却知道考取今科状元的是冯京,因此当时京都开封流传有两句话——天下中冯京,天上中马凉。又因为张贵妃和张尧佐利用权威不准姓冯的参加殿试,而冯京却以马凉的姓名考取了状元,因此京都开封和藤州、鄂州等地也流传有两句话——张氏权威无用场,不中冯京中马凉。

    中国自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至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除,共约有状元600名,其中能连中三元即三元及第的寥寥无几。作为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历史上只有13名能连中三元(一说为16名),冯京便是这13名 “超级学霸”中的一人。

    话说除了在殿试中与国戚张尧佐有交集外,冯京与前者在婚姻大事上也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当冯京高中三元后,张尧佐企图拉拢冯京,扩大自己势力,想硬招冯京为婿。张请冯京到家后,一见面就把一条金带披在冯京的身上,对冯京说:我一个侄女嫁给了皇上,我自己还有一个女儿,正待字闺中,想许配给你,怎么样? 还说:此乃皇上之意。不一会儿,宫中就有人持酒肴来,直至拿出大量嫁妆给冯京看。然而冯京却不愿依附权贵,更不愿卷入政治斗争,所以坚决回绝了这门亲事。这件事传开后,冯京被世人誉为志操高洁,不惧权贵的君子。

    拒绝了张尧佐的逼婚后,冯京娶兵部郎中王丝之女为妻。王氏早卒,娶同平章事(宰相)富弼之长女续弦。又早卒,娶富弼之次女再续弦。于是,冯京一生就有了“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儒”的典故。

    C为官清廉,文才武略治有方

    史料记载,冯京及第后,先是被任命为监丞。皇祐三年(1051年),冯京被派任荆南府任通判,皇祐四、五年间(1052-1053年)冯京先后在朝中的集贤院、登闻鼓院、磨勘司和吏部南曹三司任中高级官员,后来冯京外调知扬州、转调知庐州,后调江宁府等地,冯京回朝后,先后任翰林学士、纠察在京刑狱和昭文馆的主官。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仁宗皇帝命冯京继任翰林学士知制造,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冯京为陕西安抚使,治平三年,冯京奉调回朝充群牧使兼昭文馆的主官。熙宁七年冯京回朝后,先后被任命为给事中、正议大夫等职位,元丰四年(1081年),以观文殿学士、光禄大夫出知河阳府。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冯京被授青光禄大夫,次年被任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元祐五年,被授检校司空,改任彰德军节度使,此后,冯京改知陈州、改授宣徽使等。元祐九年,冯京病逝,享年74岁。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冯京病逝,哲宗帝罢朝一日,亲临冯京灵堂致奠,特赐龙脑水银入殓,赠官司徒(正一品),赐谥文简,墓葬于今河南嵩山麓密县城东25公里处的五虎庙村旁。在君臣关系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大臣死后皇帝亲自去吊唁的少之又少,皇上差遣个人去吊唁已是了不起的殊荣了,哲宗帝竟然亲临冯京灵堂致奠,可见冯京在这个皇帝和当时朝廷中的地位之高。

    冯京为辅佐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大臣,在政事、武功等方面均多业绩,冯京一生多次外调内迁,饱经宦海风浪,其身不倒,确有过人之处。著作方面,冯京著作有《奏议十三卷》《潜山文集》等,其诗词、书法散见其他书籍,原著多已散失。

    冯京高中三元之后,升为翰林学士,掌管京都开封府。几据《宋史·冯京传》记载,在他掌管开封府时,数月不往韩琦丞相府拜访,韩琦错认冯京高傲。冯京对韩琦表白:您是宰相,下官从来不愿阿谀奉承,我不上门拜访,这也是为了您的声誉着想,而不是因为我高傲。冯京为人正直无私,不干阿谀奉承的事,由此可见。

    “冯京博览群书,佛道同修,精研中华群经之首的《易经》理论,在他身上具备了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官自律匡正护法政治清明以及忠君爱国为天下广大劳苦民众谋福祉的心怀和追求。”谭旭文介绍,冯京临事敏捷果决,政治才干卓越,可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些都是他的传奇故事千百年来不断被人传唱的缘由所在,因为在他的身上集纳了老百姓对古代文人好官所有的想象和要求。尤为突出的一点是,冯京坚持运用儒家“中庸”学说理论平衡官场稳定大局的传奇经历,尤其善于运用超常智慧双赢原则妥善处理国内民族关系。

    《宋史·冯京传》载,神宗时,四川一带西蕃首领何丹发兵攻打鸡粽关,朝廷派冯京率兵征讨。何丹得知消息,为冯京的声威震慑,而罢战请降。冯京部下有人主张乘机荡平西蕃的巢穴,但冯京却从长远战略考虑,安抚西蕃,接受何丹投降,并拨给稼器(即农具)、粮食等物安抚西蕃,帮助他们发展生产。何丹等大喜,争着拿出猪羊与冯京结盟。冯京以其远见卓识,为民族边地安定、民族团结立下汗马功劳。

    “冯京是一位高层次的文化人,给后人营造的是一个清新美好、气象雄阔、令人敬仰的精神世界。”廖永基说,冯京的成功以及他的曲折人生,他寒窗苦读十余载成为文武兼备的帅才,又忠心耿耿地辅佐四朝,映照出中国人的良知和正义、理想和尊严、不屈和范匡、坚持和摒弃的本性,这些品质正是他得以令历代官民爱戴的缘故,这一点可以从一个个流传至今的关于他的民间传说中可见一斑,要不如何解释在连中三元的十几人中,唯独关于冯京的故事特别多呢?

    D故土留迹,民间传说广流传

    冯京一生宦海沉浮,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因为人正直、志高廉洁、聪明机智而受到历代人民的爱戴。在冯京故园藤县,至今不仅流传着关于冯京的各种民间传说,还留存有一些据传与冯京有关的人文胜迹。

    在藤县县城北流河与浔江交汇处的东山半山腰上,有一座朴实无华却有着一个金碧辉煌名字的小亭——浮金亭。它静静地掩映在一片绿阴中,任时光一茬茬地在自己身上走过,又一茬茬地留下痕迹。

    浮金亭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

    浮金亭始建何时,藤县志书没有记载,但从曾游历过藤县的苏东坡作于公元1100年的《浮金亭戏作》一诗来剖析,此亭应建在苏东坡游亭以前,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在《浮金亭戏作》中,苏东坡用“爱此小天竺,时来中圣人”“江月夜夜好,山云朝朝新”等诗句,称赞浮金亭胜景像天竺一样可爱,云山风月如钱塘一样美丽。

    关于浮金亭的由来,藤县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冯京高中状元后,曾经回乡祭扫父亲的坟墓。坟墓在县城的东面,隔着一条绣江(即北流河)。适逢那天河水暴涨,无人肯渡江过河。经多方打探,冯京物色到“水月阁”一老船工。冯京请他撑船,老船工亦以水涨流急为由不允。冯京恳请再三,老船工于是说:“将金掷于江中,金浮而不沉,方能渡你过江。”冯京依嘱将一块金掷于江中,金竞为水面漂浮物所承载而没有下沉,老船工便依约将冯京渡过对岸。冯京扫墓后,乃于藤县县城河东东山上建亭名曰“浮金亭”以纪念。

    岁月流逝,世事变迁,浮金亭曾经历过“碑残碣断埋荒草”的不幸年代,也有过“金柱琉璃映林丛”的美好时光。自宋以后,历代都有藤县当地名贤捐资重修浮金亭。元朝泰定五年(公元1328年),费克忠、孟秋山重建浮金亭。明朝嘉靖年间,程文德、招文选复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举人苏秉正重建。“民国”五年(1916年),何兆祺、何亮铺重修。新中国成立后,为使浮金亭胜景不被泯没,藤县人民政府于1962年拨款修复,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与浮金亭由来颇具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相比,“冯京山”或许更具有可信性。冯京山位于藤县县城胜西龙胜村背,占地333平方米,是冯京安葬其父冯式的坟墓,父以子贵而名,故称冯京山,冯式墓旁有纪念冯京三元及第的三元亭。冯式之墓墓周有砖石围砌,墓碑刻有冯京事略,墓旁刻有“积厚流光”“裔孙璜敬题”。三元亭三字匾额为广西省主席黄旭初题,国民党中将冯璜撰亭记,亭内有6条石柱,分别刻有军政人士李宗仁、白崇禧、石化龙等人撰写的对联,李宗仁撰“梓乡亦有三元,世泽榕门同景仰;云树犹留抔土,家声毕采有光辉”,白崇禧撰“云路扶摇,玉笏班行列第一,天衢声价,彤墀爵秩历朝三”。三元亭于1966年毁坏,1982年秋冯族捐款重建。

    据藤县冯氏后人介绍,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两广乃至全国各地的冯氏后人均会聚集到冯京山,举行隆重的拜祭活动,纪念这位令冯氏后人乃至藤县人民感到自豪的古代乡贤。

    除了冯京山,藤县太平镇还有一座庙宇叫“冯圣宫”(又叫冯爷庙)。冯圣宫坐落于太平镇石夏村的凤岭山腰,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据廖永基介绍,冯圣宫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祭祀三界神冯克利而建,另一说是老百姓敬奉乡贤冯京而建造。如今,冯圣宫殿内置有冯京像,每年农历八月十六日,当地人都会举办隆重热闹的冯圣宫庙会,庙会会安排抢花炮、“牛歌戏”等盛大民俗活动,周边地区的男女老少都会赶来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心想事成。

    ■延伸阅读

    梧州大事记

    南宋(1127~1279年)

    ●建炎三年(1129年)

    文彦明任梧州知州,迁移梧州州学于放生池南(今公安局一带)。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

    任诏任梧州知州。

    △迁移苍梧县学于山川坛(古名,今已废)之后。

    ●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

    任诏把城东二里神霄宫废址改建为州学。

    ●咸淳元年(1265年)

    梧州发生虫害。

    ●咸淳七年(元·至元八年,1271年)

    春(2月11日~3月12日)发生3级地震。

    ●咸淳八年(元·至元九年,1272年)

    八月初一(8月25日)地震,震级为3.5级。

    ●德祐元年(元·至十二年,1275年)

    广西经略使移治梧州。

    ●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

    元将阿里海牙攻取梧州。宋广西提点刑狱邓得遇自书:“宋室忠臣,邓氏孝子,不忍偷生宁甘溺死”。最后跳南流江自杀。

    ●景炎二年(至元十四年,1277年)

    梧州军事改称为招讨使。祥兴元年(至元十五年)更名为军民安抚史(府志:至元十年改梧州为招讨司,十三年改梧州招讨司为军民安抚司,十九年废)。

    宋末,梧州辖苍梧县。

    (摘自《梧州大事记》)

编辑:钟笑莹 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 岑溪市一买家凭“问题”阿胶欲索10倍赔偿
· 藤县县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 云龙社区做好残疾人帮扶工作
· 梧州市人大机关退休老干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梧州市教育提质发展工作综述
· 梧州市政府与自治区地矿局举行座谈会
· 龙湖镇塘源村开展2024年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演练
春日美景
黄花染山头
两广摄影家齐聚梧州
蒙山夕照
祭扫烈士墓献花表哀 ...
苍容浔江大桥完成首 ...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