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聚焦梧州 >>正文
     
【梧州城演义⑬】顺应时势路改府 繁荣盛景赛江南
2017-06-26 12:44    梧州日报   记者 全淦枚

    1368年,注定被载入史册。这一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大明王朝建立,也就是在这一年,梧州这座古城改梧州路为梧州府,府治梧州。此后,梧州府便出现在梧州的历史上,开启了新王朝时期梧州的发展新篇章。

    明朝时期的中国,成为继汉唐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各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争相拔地而起。其时,积淀了一千多年厚重历史的南方之城梧州,“舟车之聚,货物充积”(王如辰《重修府学记》)。是的,在明朝,梧州城也没有让人失望,依然是令人惊叹的城市。自改路为府后,这座古城便以梧州府的姿态,敞开胸怀,积极进行内外交流,不断加深与各方的贸易往来,发展经济。当时的梧州,汇聚着大量船只、车辆,销售、中转着数不胜数的货物,也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城市,一时之间繁荣盛景可媲美江南一众大城。

    采写:梧州日报记者 全淦枚

    摄影:梧州日报记者 麦朝枢(除署名外)

    改路为府,梧州府治五百多年

    历史总是在前后更替中前进,一朝覆灭一朝起,新朝代替旧朝站上岁月的舞台。1368年,经过翻天覆地的你争我夺,农民之子朱元璋打败了对手,豪气万千地登基,建立了大明王朝。当时,经过多年的混战,中国大地上各个地方政权早已混乱不堪,如脱缰的野马急需拴绳整治。问题一大堆,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只能马不停蹄地进行一系列的整改。

明朝时期,梧州府的行政管辖地图。陈金源提供

    朱元璋心里知道,新朝首先得有新气象,中央的集权统治是否稳定还要看地方治理是否在管控之内。于是,他登基后便对元朝的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将元代的省、道、路、州(县)四级制改为省、府(直隶州)、县(州)三级制。也就是在他登基那一年,梧州这座城市顺应改革时势,从梧州路改为梧州府。此后,梧州府便出现在梧州的历史上,府治梧州。

    梧州府属广西行中书省,其行政机关称府衙门,设知府一名,正四品,负责监督所属州、县行政。府衙设在梧州城南德政门内(今维新里),东至府巷(今和平路),西临府江(桂江),南至南环路,北至苍梧县衙(今和平小区)。梧州府初建时管辖苍梧、藤县、容县、岑溪、怀集、博白、北流、陆川、兴业和郁林州。至清朝末年,梧州府实际管辖苍梧、藤县、容县、岑溪、怀集等5县。最终在民国二年6月(1913年6月),废府为县,梧州府遂被撤销。至此,梧州府结束了它长达545年的历史使命。

    B 扩筑城墙,宏伟城池美轮美奂

    轰轰烈烈的改府后,其时梧州这个南方之城,整个社会发展又是趋于一个怎样的发展状态呢?新政区管理下,是不是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相对比前朝而言,此时的梧州是前进了还是后退了呢?

    带着疑问翻阅史籍资料,就会发现,改府后,梧州整个社会发展也开始悄悄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从维护一城之安的城墙看,其时梧州城墙已经有了较大的扩展。《苍梧县志》对此有记载:“洪武十二年(1378年),复拓八百六丈,为五门,有楼。正东曰阳明,正南曰南熏,西南曰德政楼、曰独秀,西曰西江楼、曰白鹤,北曰大云。复以串楼一百九十六间,东南西三面皆濠,北因山为险。”《梧州文化》一书相关记述说,到1379年,一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梧州城墙的规模:周长2828米,面积7.84万平方米,城墙高7.2米,从宋朝时的四座城门增筑了一座小南门,变成了五座城门,分别为东门、西门、大南门、小南门、北门;城墙东西南三面环绕着环城濠,北面则背靠大山,较为险峻,并且城上建有串楼垛口。随后到了成化二年(1466年),时任都督使的韩雍对城墙进行增高,并作进一步的建设与完善。“造串楼五百六十九间,外设窝铺三十六间,宿警守军士。浚池深二丈,润如之。濠内外皆树木栅。四年,作东南北德政门瓮城,建五门钟鼓楼。”至此,梧州城被建设得更加宏伟壮观了,不但更高更坚固,其外形、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完善,细节方面的建设也没有遗漏,连护城濠的内外都要建上木栅栏、种植上杨柳等树,使得城墙之下,桃红柳绿,绕城如带,美丽宜人。

    梧州历史文化研究专家陈金源在《城墙与街名》一文中指出,当时梧州的城墙走向是:城墙正南是南熏门(即南门,今大东酒家门前),城墙向西延伸,至德政门(即小南门,今民主路口),再向西北伸至西江门(即西门,今西门口),然后又向北弯至大云门(即北门,今北山饭店门前),再向东延伸至北山脚,沿着北山向东南至阳明门(即东门,今交警万秀大队门前),最后转回南熏门。陈金源也在文中指出,城墙东、南、西三面环绕着的环城濠,又名护龙堤,宽7米,濠边种植着杨柳,濠外树立着木栅,濠水自东门外的鳄鱼池逆流,向南门、小南门流去,在西门至枥木桥下(今桂林路与四坊路交叉口)注入桂江。此城墙存在500多年,直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梧州修筑马路时才被拆除,其外形、风貌在清乾隆年间还被刻成大型屏风牙雕,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拥有如此雄壮、规范的城池,明朝时期的梧州城可谓是承前启后,十分之壮观,美得引人入胜,在南方的城市之中,也是不多见的。明代诗人解缙写有《苍梧八景题咏》一诗:“八景苍梧夙记名,云岚桂楫趁春晴。浪翻洲渚观龙系,日照岗峦听鹤鸣。唤渡舟横仙佩响,临池风细月波生,火山冰井铭镌石,元结当年最有情。”可以看出,其时梧州城,景色十分秀美壮丽啊。解缙这位明朝大才子,在被贬广西后游历梧州,题写了不少梧州的诗篇,如《苍梧即事三首》,这些诗歌每一首都赞美梧州的山水风光、地方史迹、景物风貌和人文风俗。他把梧州的美丽定格在历史的画廊里,赋予梧州诗情画意,让梧州壮丽的山水更加富有韵味。时至今日,我们读起这些诗篇,仍然会感觉到当时梧州熠熠生辉,感受到那个时期梧州的厚实,仿佛其时美丽的梧州就在眼前。

     C 商业繁荣,水上街市蔚为壮观

    一个有城有墙有美景的壮阔城市,必然要求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适应。

    明时梧州经济实力与城市优美兼具,这一点首先在交通上显露出来。自古以来,梧州就是岭南地区的内河大港,区位优势明显,可以沿江上溯南宁、柳州、桂林,远涉大西南,下达珠江三角洲,直通广州、香港、澳门。独特的区位使梧州港兼具内河港和沿海港功能。秦代,灵渠开通,沟通长江、珠江水系, “北水南流,北舟逾岭”,开始确立了梧州港在岭南的重要地位。汉代,梧州港逐步发展成为粤桂水运枢纽。唐代开始,梧州港便有木帆船通往广东沿海。此后,广东大批商人溯江而上,到梧州进行贸易。明万历年间,梧州驻扎有水师,梧州港兼有军港重任。

    具有如此优越的水运条件,梧州水运航线自然也很突出,而且这些营运线路也长。实际上,历代以来,梧州交通枢纽都较为发达,尤其是水运。汉代,中原北货南运,岭南珠宝、特产北贡,使节行旅,军输漕运,梧州都是必经之途。而从明代开始,梧州航运业尤为发达,一举成为广西“水上门户”,上通南宁、柳州、桂林,下达广东沿海。

    相对于水运而言,在古代陆运较为落后的梧州,在秦始皇时期,就修筑有苍梧大道,该道路是一条贯通岭南的驿道,北连桂林,东去广州,到了明清时期,又修筑了梧州府驿道,进一步沟通了梧州与各府州县。

    俗话说“路通财通”,如此优越的交通条件下,明代时的梧州城,其商业、经济发展状况是处于发达状态的。陈金源在《梧州与香港关系源远流长》一文中说,梧州位于广西东部,与香港一水相通,是广西与香港之间的重要门户。明代,梧州已有木帆船走香港,梧州与香港之间商业水路逐步形成,其时便已经与香港有贸易往来。自明代总督府在梧州成立后,“梧州开府,雄镇一方”, “舟车之聚,货物充积”(王如辰《重修府学记》),“诸夷航海而至”(张瀚《松窗梦语》)。由此可以看出,明朝时期的梧州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便捷的交通,已经成为了广西与广东、香港等地的交通门户,与各地交流密切,南来北往的车辆、船只在梧州汇聚,货物商品多不胜数,贸易发达,海外商贾、货船也沿江而来,在此汇集,或交易或中转。

    梧州城市的形成历史悠久,但是作为商业手工业的中心却是在明朝以后。由梁茂宏主编的《梧州史话》有相关描述: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比较快,资本主义因素开始萌芽,特别是中叶以后。自明“改土归流政策”政策推行后,农产品随之日益商品化。并且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以及军事形势的变迁,三江总汇的重镇梧州很快就成为发达的商业城市。当时的梧州,舟车辐辏,百货毕集,商贾往来,市场尤为繁荣。

    梧州是广西著名的口岸城市,三国时期,梧州便与海外有贸易往来。明代时,梧州的海外贸易持续发展。此外,值得惊叹的是,当时梧州城内又设起了坊市,单城内就有坊市11 个,其中以城东市和府东市最为热闹。当时,在梧州的坊市里,商铺林立,白天人头涌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闲来无事便携家带口、呼朋引伴到坊市里看各色商品,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土的、洋的,皆一应俱全。

    在天顺年间,发展前景一片良好的梧州,设置征收商税、矿税、盐税等机构。随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梧州年均商业贸易额达到44 万两银。如果按照三十税一计算,仅商业税收就有 14.67万多两。明万历二年(1571年),朝廷又在梧州设立盐运使司,办理官运。当时梧州最大宗贸易是盐,其次是谷米。

    明朝时,梧州还有令人惊讶的“水上街市”。当时,商船穿梭西江,往返粤、港、澳,南来北往的商船汇聚梧州河道,并用木、竹建成筏子商铺,兜售各地商品货物。连片的筏子商铺沿江停泊着,蔚为壮观,令人惊叹不已,被称为 “水上街市”。白天,“水上街市”熙熙攘攘,晚上,依然人声鼎沸,叫卖声不绝,形成热闹的水上夜市。而到了明隆庆元年(1567年),朝廷又开放了海禁,允许商贾到海外贸易,一时间,有胆量的梧州商贾纷纷紧紧抓住商机,争相出海贸易,梧州也逐渐成为了当时广西最大的商埠。

    梧州人爱喝茶、早茶、午茶、夜茶,花样尤其多,去茶餐厅叹茶也早已成为梧州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梧州市志》(综合卷)在总述中提到,明代时,与粤港澳联系密切的梧州,生活受到这些地方的影响,最明显就是在茶楼方面。当时,梧州饮食业相当兴旺,已经有了粤式茶楼酒馆十多家,最著名的就是四坊街的“冠云楼”,那时人们已开始学广东人上茶楼喝茶吃点心了。

    梧州与广东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民风淳朴敦厚。明代以后,不少广东人溯西江而上,在梧州定居。《中华风俗志》记载,梧州居民多为广东人,梧州风俗习惯与广东一脉相承。

    D 建筑群落,精湛技艺冠绝一时

    在悠悠岁月长河里,梧州的城市建筑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

    明代梧州建筑之宏伟,在岭南是屈指可数的。被保存起来树立在中山纪念堂门前两侧(后被移至梧州市博物馆) 的四根浮桥铁柱,就是明朝时所建的桂江浮桥遗物。《梧州史话》中《明代梧州的建筑》一文有描述,当时,梧州单横江浮桥就有两座,“一跨大江(西江),一跨桂江,联舟成桥,树以铁柱……”其时,作为两广军事重镇的梧州,两广的赋税都到梧州入库,除用作庞大的军费,明王朝还悉力经略梧州。因此,明代梧州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条件,出现了一大批高度艺术的建筑群落。

    这些建筑,凝聚着当时梧州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四根桂江浮桥铁柱,就是当时高超的建筑艺术的一个缩影。四根铁柱是用生铁铸造的,长630厘米,直径25厘米,重500公斤,柱顶雕刻有兽蝶造型,下方有一孔,作系铁链用。当时,铁柱深深树立在桂江口两边岸上,每边两根,再各用两条铁链相连,然后用木船系在铁链上。就这样,铁柱系铁链,铁链系木船,一座宏伟壮观的浮桥就挂在了桂江面上。如此巧思妙想的建筑,既实用又独特兼具艺术美,令人惊叹。

 

矗立于梧州市博物馆门前的明朝浮桥铁柱。

 
碑文介绍明朝浮桥铁柱的历史。

    河流众多的梧州,城区被江河分成东、西、南三片。明成化七年(1471年)和八年先后建成桂江浮桥、苍龙浮桥,把城区东、西、南三岸连接起来。当时,梧州的建筑很有特色,砖砌的城池枕山带水,桥梁横飞、屋宇精致林立。从连舟为房的水关上岸,迎面而来的是南门外石坊,壮丽的城墙上,五座城门筑着瓮城,城上钟楼檐牙高啄;城下护城濠流水自东而西,岸边绿柳成荫;城内坊市纵横,官署簇簇,亭台楼阁风姿百态,烟花歌舞,可媲美江南;城外“千家竹屋临沙咀”、“筒槽渔艇满江湾”(解缙《苍梧即事三首》),寺庙巍峨,亭桥塔影,景色迷人,令人沉醉。

    当时,建筑规模宏大的府学、独具特色的冰井寺庙、端庄奇古的光孝寺等这些前朝历代建设的名胜古迹也被维护得非常好,或重新精雕细刻,加以修建,或扩建成景引游人如织。如今,虽然明朝时期所建造的建筑群大多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但史籍资料里依然记载着它们的辉煌,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想象。

■延伸阅读

梧州大事记

明朝(1368年~1644年)

●洪武元年(1368年)

征南将军廖永志率队由广东至梧州。元守臣达鲁花赤拜住率官吏迎降。改梧州路为梧州府,治苍梧县。划怀集县归梧州管辖。

●洪武二年(1369年)

梧州府增划辖藤州及其岑溪县,容州及其普宁、北流、陆川等县,郁林州及其南流、博白、兴业等县。

●洪武五年(1372年)

四月二十一日(5月24日)昭平附近发生5.2 级地震,波及苍梧。撤销南流县。

●洪武十一年(1378年)

改藤州为县,隶属梧州府。梧州府辖领1 州9 县:苍梧、藤县、容县、岑溪、怀集、郁林州领博白、北流、陆川、兴业县。

●洪武十二年(1379年)

初设梧州守御千户所,调桂林左卫千户李兴统领兵员1574 名,官员23 名。

●洪武十七年(1384年)

冬,梧城大雪漫天。

●洪武十八年(1385年)

开始建立屯田制度。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苍梧共有6200 户,29260 人。

(摘自《梧州大事记》)

 

编辑:黄东莹 钟笑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 苍梧县狮寨镇举行第三届青梅文化旅游周活动
· 梧州市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行业秩序规范
· 万秀区全力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 苍梧县召开全县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
· 长洲区大塘街道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显成效
· 藤县太平镇多举措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为选手助跑为消费助力 本地餐饮住宿行业推出优惠活动
“四好农村路”助力 ...
绿化美化公园景区
诵读古文传承国学经 ...
高新科技企业扩能升 ...
水位上涨
抢工期加快建设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