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近年来,我市结合好干部标准、岗位需要、人才自身发展需求,选好用好各类人才,不断扩大人才集聚效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以好干部标准为依据,突出综合评价。我市不断探索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由组织、人社、纪检部门及经济、农业、科技等部门的骨干专家组成考评小组,围绕学历、职称、能力、业绩、心态和品行等方面内容,客观、科学地分类评价人才,实现人才评价标准从单一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今年以来,我市已经完成三批次高层次(紧缺)人才面试工作,7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报名,精选后有42人纳入考察范围。
以不同岗位需要为依据,突出因事择人。全市各级坚持“人岗相适、因事择人”的原则,定期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空缺的领导岗位进行筛选,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引导高层次人才根据岗位要求和自身条件进行定向报名,公开选调选拔一批专业性强的优秀人才进入领导岗位,有效畅通体制内外人才的流动渠道,创造人才成长成才的空间。今年,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拿出处级、科级等50个岗位,广纳专业性强、业务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最后有32名高层次人才走上相应岗位。
以人才自身特点为依据,突出潜能发挥。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中,全市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结合成长环境和个人爱好、专业特长,安排到相应岗位工作锻炼。近年来,我市共选派37名乡镇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的选调生到乡镇“回炉”锻炼,挑选50多名在乡镇领导班子任职且工作优秀的副科级选调生作为乡镇党政正职的后备人选培养,选派46名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担任社区第一书记,通过不同岗位锻炼助推青年党政人才成长进步。
(吴祖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