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凡 卢海燕 实习生 黎桂娟/文 陈凡/摄
“把短的部分拉过来对齐,每折一下都要对齐……”听到台上老师的提醒,台下孩子们调整手上动作,灵巧的手指依次翻飞,不一会儿,手中的彩纸经过折叠变身了一只只可爱的纸狐狸。这是龙圩区龙圩镇思念村思念小学手工艺课的一幕。
据悉,7月6日~20日期间,广西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36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思念小学,开展为期十五天的支教夏令营活动,志愿者们吃住在校,给参与活动的130多名小学生开设美术、书法、手工艺等课程,以自己所学所长,给乡村孩子播撒艺术的种子,让艺术走进乡村落地生根。
7月17日上午10点,书法课开课了。样张置于桌面中间,便于两人共用模仿学习,将方格纸铺平后,孩子们开始进行书法写作。课上,孩子们安静地模仿样张学习书法写作,随堂两名大学生志愿者不时指导书写,一一纠正错误握姿。
“靠近门窗一组的最后两个孩子,写得不错。”大学生志愿者韦先念不时表扬表现他们,这两个孩子言语不多,练习过程沉得下心来,这对于练习书法是不错的开始。两个孩子在宣纸上的一笔一画,写得认真工整。教室里其他孩子也有模有样地挥动笔杆,屏息凝神写下一个个略显稚嫩却认真的毛笔字,完全不见平时活泼调皮的模样。
从对书法零接触到粗略了解书法分类,从学习握笔到写出一整版的毛笔字,大学生志愿者对孩子们的进步感到欣慰,短短十多天,许多孩子已经能够写出像样的毛笔字了。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隔壁教室传来孩子们的歌声,大学生志愿者杨丹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音乐,学生们跟着齐唱起来,情绪高昂。课间休息时,四年级学生钟培开心地说:“杨老师在教我们唱歌和跳舞,我很喜欢。平时学校很少上美术课和音乐课,舞蹈课和手工课更是没上过,所以暑假了我也喜欢回来上艺术课。”
课堂上,两名大学生志愿者不时指导书写,一一纠正错误握姿。
志愿者指导男孩折纸。
孩子们在上舞蹈课。
孩子们开心地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
思念小学校长郭金超表示,由于该校没有专业对口的艺术教师,美术和音乐等课程基本上是现有老师兼任教学,他认为此次支教活动可以让农村孩子感受到艺术氛围,接受专业艺术教育,树立艺术理想。
孩子们作品的观赏性越来越好,孩子们更是打开心扉接纳志愿者团队,把他们当做亲密的大哥哥大姐姐。为了更好地开展支教工作,这批大学生吃住在校,他们以教室为房间,自带被子席子打地铺而睡,饮食也是自理,自己买菜煮饭炒菜。孩子们舍不得离开,中午放学了还有人还不愿离开,留下来请志愿者老师指点舞蹈、画画。
“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大多数孩子对艺术课非常感兴趣。”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莫斌源是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据他介绍,由于农村地区缺乏艺术类专业教师,孩子较少接触艺术类课程,同时,农村小学缺少课外书籍和相关艺术学习用品,他呼吁社会共同关注农村艺术教育,给农村孩子一片艺术的天空。
据悉,今年是广西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梧州龙圩区支教的第二年,以走进思念小学为契机,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梧州市龙圩区龙圩镇团委在思念小学成立桂梧校地合作志愿服务基地,计划在梧州地区开展更多的支教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