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把砂糖橘种到山上去
苍梧县发挥贫困村山地资源优势,调整砂糖橘种植布局转劣为优
2017-07-24 10:44   西江都市报   记者 蒙敏莹 通讯员 苏梦椿

    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蒙敏莹 通讯员 苏梦椿)砂糖橘种植是梧州市农业优势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砂糖橘种植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也是苍梧县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的有力举措之一。目前,该县9个乡镇的砂糖橘种植面积达9万亩,年产值约7亿元。

    实施砂糖橘上山优果工程

    7月21日,记者驱车前往苍梧县梨埠镇沙地村,在蜿蜒曲折的山路间放眼望去,一株株砂糖橘果树整齐地分布在山丘上,山顶位置大多数都放置有圆柱形的水箱,一根根水管沿山坡分布,为砂糖橘果树输送水分。“目前,沙地村共种植有3000亩砂糖橘,其中有2000亩种植在山丘上。”沙地村第一书记全有说。

    据全有介绍,沙地村共有耕地1825亩,其中水田1500亩,而山地面积却有18518亩。早在2014年砂糖橘上山优果工程实施前,沙地村的砂糖橘大多种植在耕地。受耕地面积限制,该村的砂糖橘种植一直都局限于各家各户的“小打小闹”,全村砂糖橘种植只有300-400亩。种植面积小、种植区域分散,导致该村的砂糖橘种植产业一直止步不前,打击了村民脱贫的信心。

    “为了扩大砂糖橘的种植,做大扶贫产业,沙地村利用本地的山地资源优势,开始实施砂糖橘上山优果工程。”全有表示,为了将零散的土地整合起来,村里建立起古殿仙迹果蔬专业合作社,同时通过“支部+合作社+互助小组+贫困户”的模式,把分到各家各户的承包土地收归合作社。此外,为了提高砂糖橘种植产业的抗风险能力,除了通过“贫困户+非贫困户”的互助小组模式,村里还引进了外来企业,以此保障砂糖橘种植产业的稳定发展和产品的销售渠道。

    科学调整砂糖橘种植布局

    据了解,2014年以来,苍梧县把发展砂糖橘种植产业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科学调整砂糖橘种植布局,结合果园更新改造,实施了砂糖橘上山优果工程。每年投入200万元对柑橘无病毒苗圃、新品种引进种植示范、标准化种植给予扶持奖励。

    近两年来,苍梧县每年在丘陵山地开发果园5000亩以上,同时提高果园管理水平。京南镇太平村,梨埠镇沙地村、华映村,岭脚镇表水村等贫困村,先后改造砂糖橘低产园3400多亩,起到了以点带面示范推广作用。

    截至2016年底,苍梧县已建成“江北柑橘”“绿萌果蔬”“日清水果种植”等多个水果专业合作社,推动建成连片种植40亩以上的砂糖橘果园269个、100亩以上的砂糖橘果园40个,涉及农户8万多人。同时,各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砂糖橘加工等配套产业,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贫困户利用砂糖橘产业扶贫资金、小额信用贷款自建了砂糖橘分拣线等基础设施,租借给合作社或企业,获得租金收益。此外,贫困户到分拣线上务工,又可获得务工报酬。目前,该县已在梨埠、石桥、沙头、岭脚、京南等5个乡镇的7个贫困村推广了这种产业带动增收模式。

    去年以来,苍梧县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种类砂糖橘采用不同的特色包装,引导砂糖橘协会发挥流通中介作用,整合组建流通队伍拓展销售市场。同时,该县借助“互联网+”的东风,通过应用电子商务,积极开展网上销售,进一步扩大砂糖橘的销路。

编辑:黄东莹 钟笑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关爱残疾儿童 支持“爱心妈妈”
影响市容阻碍交通 日化路占道经营成常态
红会医院西侧立体停车场恢复施工
市场便民直销区围起铁网 为管理流动摊贩
粤桂两省小记者参观双钱龟苓膏文化博览园
百香果鸡现商机 出栏销售一空还吸引回头客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