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陈雨燕 通讯员 禤进明 实习生 韦雪献)用锆石戒指“调包”店内的钻石戒指,这样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竟在梧州市某珠宝店内“上演”,“主角”则是该店的一名女店员。7月10日,大学派出所接到一名珠宝店店主报案称,该店多枚钻戒被“调包”。接到报案后,万秀公安分局迅速组织警力成立专案组,对此案进行缜密侦查,并于7月12日将犯罪嫌疑人柳某抓获。目前,柳某已被刑事拘留。
钻戒竟然“变”锆石
“我们店内的珠宝可能被调换了!”7月10日,梧州市万秀区某珠宝店的店主拿着数枚银质锆石戒指,急匆匆地来到大学派出所报警。
该名店主称,今年7月份,一名顾客在该珠宝店看中并购买了一枚钻戒,但回家后,经过与钻戒自身的鉴定证书进行比对,这名顾客觉得自己买的钻戒像是赝品,便把钻戒拿去专业机构进行鉴定。谁知,鉴定报告显示,这枚钻戒竟然不是钻石,而是锆石。想到自己花了近万元买了枚假钻戒,该顾客马上回到这间珠宝店讨说法。
遭到顾客质疑后,店主感到十分不解。为了检验自家产品的真假,店主把店内所有的珠宝都送至专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结果发现有数枚钻戒竟“变成”银质锆石戒指,损失达14多万元。随后,怀疑戒指被调包的店主马上向警方报案。
珠宝店员监守自盗
接到报案后,梧州市公安局万秀分局迅速组织警力成立专案组,对案件进行缜密侦查。
“考虑到作案人是用以假换真的方式调包戒指,我们初步怀疑这个人应该是既能接触到钻石柜台,又了解店内工作流程的‘内鬼’。”办案民警对案情进行分析研判,并着手对该店多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通过调取店内及附近的监控视频,结合店员的家庭背景、平时日常工作表现等,警方很快锁定了该店钻石柜台的一名女员工柳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7月12日,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柳某依法传唤至公安机关。在铁证面前,柳某如实交代了自己因一时贪念,以假换真先后盗走5枚钻戒的违法犯罪事实。随后,警方追回了被柳某调包盗走的5枚钻戒,其中有3枚被柳某转卖至私人手工坊,2枚还放在其男友处,未被转卖。
调包数月才被发现
“该珠宝店曾经开展‘以真换真’补差价的促销活动,即顾客可以用旧钻戒补差价换购新钻戒。这一方式让柳某产生了作案的‘灵感’。”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早在今年4月,柳某就因一时贪婪,动了“以假乱真”的歪念。她在店内值班时,趁同事不注意,利用监控盲区,铤而走险将事先准备好的假钻戒与店内一枚真钻戒“调包”。得手后,为了不引起怀疑,第二天她照常上下班。
过了三个月,柳某偷换戒指的行为一直没有被人发现,于是她抱着侥幸心理继续作案,利用店内监控的盲区,先后用以假换真的方式,盗走4枚不同款式的真钻戒。就这样,共计5枚真钻戒被柳某轻易调包。直到今年7月份,一名顾客因发觉自己买到了假钻戒回店里讨说法,店主才注意这个情况。
目前,柳某已经被依法刑事拘留。对此,大学派出所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对于自己喜好的东西,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合法的手段获取,而不是“动歪脑筋”钻漏洞。
此外,警方也提醒从事贵重商品销售的商家,除了要安装摄像头全方位监控店内情况外,还应将监控视频保存时间设为三个月以上,同时定时清点珠宝数量,做好珠宝检测工作。此外,商家还要加强对店员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的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