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曾燕 通讯员 邱娴 肖海波 梁聪)据梧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共申请设立加工贸易电子化手册28份,总金额500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6%、0.5%。加工贸易实际进出口总值6.32亿元,同比增长8.6%,占同期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5.6%,主要进出口商品为松香、塑料胶粒、电子配件等。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市加工贸易持续回暖向好,手册设立数、手册设立金额、实际进出口值三大指标全部实现正增长,来料加工迅猛增长,拉动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止跌回升,增幅高达20.6个百分点。同时,我市加工贸易产业原有的手册量大值小、企业小类型多、以进料加工为主的特征基本不变。
但是,传统优势行业相继萎靡甚至消失等问题亟待关注。继2016年纺织行业消失后,2017年原有的服装类企业均已暂停加工贸易业务,意味着我市服装加工贸易行业消失。另外,近三年来一直强势增长的松香行业,虽然在今年上半年手册设立数为19本,同比仍增长26.3%,但手册设立金额、实际进出口总值均大幅下降,仅有459.2万美元和1496.4万美元,分别下降55%和20.2%。与此同时,我市新增企业加工贸易业务进展缓慢,上半年仅新增加工贸易企业3家,并且这些企业大多停留在完成手册设立环节,实际进口较少甚至没有。
海关和商务部门有关人士分析提出,我市应借自治区即将实施第二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的东风,突出国家级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优势积极争取更多支持。要全面落实自治区土地、电价、社保、金融等支持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建保税仓,同时继续加大梧州综合保税区申建力度,争取早日获批,带动全市加工贸易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