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聚焦梧州 >>  正文
     
高温下的民生故事
2017-07-29 09:33   西江都市报   记者 吴艳虹 邓发浩 陈雨燕 谢韵

近日,梧州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梧州市气象台于7月27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令不少市民都高呼“我在南方的艳阳里需要抱个冬瓜”。

高温下,我们的生活依然静好,在家“叹空调”,出门乘坐着公交车,走到干净的街道上,但是酷暑之下,有一群劳动者挥汗坚守岗位,为我们带来清凉便利的生活。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市内的部分行业,触摸烈日下的城市脉搏,记录高温炙烤下的民生故事。

7月28日,环卫工人周敏玲顶着烈日在西堤一路鸳江大桥头清扫街道。 西江都市报记者 吴艳虹 摄
 
    
   
    烈日“狠毒”保洁苦

    肩扛大扫帚,手拿小扫把和垃圾铲,头戴橙色工作帽外套大草帽,即使室外温度接近36℃,也要把自己包裹得只露出黝黑的脸和脖子……7月28日,43岁的环卫工人周敏玲顶着炎炎烈日,与往常一样出现在梧州街头。

    周敏玲是万秀环卫站的一名环卫工人,做这一行已经有十个年头了。现在,她负责的清洁区域是文澜路口至鸳江大桥底路段,保洁任务是清扫街道、清倒临街店铺垃圾及清理沿街果皮箱。

    当天11时许,记者来到鸳江大桥头附近,一眼望去,周敏玲所负责的保洁路段树木相对较少,尤其是鸳江大桥头至梧州茶厂路段南侧,一棵路树都没有,路面完全处于烈日暴晒之下。此时的室外温度已经达到了33℃,虽然被烈日烤炙着,但周敏玲对保洁工作却丝毫不马虎。这时,她已经把自己所负责的保洁路段清扫了一遍,沿街果皮箱内的垃圾也已经搬运到垃圾车内,正开始上门收取临街店铺的垃圾。

    高温天气使得垃圾散发的恶臭味道更“肆意”,而拖着垃圾车、行走在烈日下的周敏玲早已习惯了这种味道。看到周敏玲顶着烈日工作,附近的不少商家纷纷邀请她进店里歇歇脚。可周敏玲摇摇头,告诉记者:“自己一身汗水和汗味,不好意思弄脏别人的店。”

    环卫工人这一行是体力活,绝大部分人来自农村,城市人很少,许多年轻人也不愿意从事这份职业,因此,梧州市的环卫工人大多以中年人为主。干这一行,必须顶得住累、耐得住热、扛得住重,还要面临交通安全和汽车尾气污染等问题。“工作虽然辛苦,但是看见街道干干净净的,就觉得还是值得的。”周敏玲说。

    走街串巷送餐忙

    7月28日13时,骑手石鸿亮把一份从新兴三路一家餐厅提取的快餐,送到一位住在工厂二路的客户家中。送餐后,石鸿亮从车上拿出一瓶1升装的矿泉水,大大地喝了几口。他说:“这种大瓶的矿泉水,我一天可以喝3瓶。”

    石鸿亮是梧州幸运跑腿配送服务公司的一名配送员。网络订餐服务在梧州兴起后,像石鸿亮那样经常骑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配送员,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骑手。目前,梧州入伏以来的高温与暴晒正是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考验。

    当天中午,石鸿亮顶着烈日跑了近十张订单。送餐途中,石鸿亮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装备。“水瓶、帽子、防晒衣,这‘三件套’是骑手除了两轮车外的重要装备。”石鸿亮说,他负责的送餐范围广,从旺城广场到两广批发市场,若不注意防晒和补水就容易被晒伤。

    14时许,石鸿亮再次收到一张订单,这次的任务是从文澜路的一家面店提取一份面食送到下三云路的一栋住宅楼中。接到订单后,石鸿亮不忘给记者打“预防针”,他说:“可别看文澜路到下三云路的路程并不算远,下三云路的住宅楼基本都为步梯楼,我们可要爬些楼梯了。像这样的活,少些体力的人都不一定能干得来。”一天下来,石鸿亮往往需要爬数十层楼梯。

    为了加快配送时间,石鸿亮几乎都是以小跑代替走路,走步梯时也是一步跨几级台阶。在接到订单后不到二十分钟,石鸿亮就把快餐带到客户手中了。

    从停车送餐到下楼取车,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时间,但石鸿亮再折回楼下取车时,两轮车的车座已经被晒得烫手。每逢遇到这种情况,他就从车里取出另一瓶水,把水浇在车座上抹一遍。“天气变热后,很多人都待在家或者办公室不愿意出来,点外卖的人也成倍增加,我们几乎每一分钟都在路上。”石鸿亮说。

    

    “蒸笼”内外跑汽修

    7月28日14时,一辆需要进行检修的21路公交车正缓缓驶入梧州珍宝巴士有限公司的维修部。此时,维修部的十余个车槽已停满了等待维修的公交车。“这是我今天检修的第四辆公交车。”珍宝巴士有限公司维修部“二保”班班长陈汕告诉记者。

    午间的阳光与高温没有“午休”,在珍宝巴士有限公司的维修部内,记者真切地感受到维修部工人们口中的“蒸笼”威力。维修部的屋顶由铁皮棚制成,在日间一般备受暴晒,加上棚内的车辆零件散发出热度,令维修部内成了一个大“蒸笼”,而60名日班工人每天都要在这里,进行公交车辆的维修与保养。

    陈汕今年30岁,负责公交车的二级保养。作为维修部“二保”班班长,陈汕在8时许就要来到修车厂,开始统筹车辆的维修工作,然后对待检车辆的离合器、变速器等零件进行检修。直至当日15时,陈汕已经完成了四辆公交车的维修工作,由于频繁搬动各种零件,或者是来回钻到车槽,他身上的工作服已被汗水浸湿,紧紧地贴着皮肤。

    常年在铁皮棚内工作的陈汕却有着一身黝黑的皮肤,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心。可还没来得及回答记者的问题,陈汕便在接了一个电话后,提着工具箱跑出去了。原来,一辆公交车在路上出现临时故障,需要工作人员到现场维修。公交车停在路边被“烘烤”着,车顶被烈日炙烤得如同煎锅,还有长时间运行下的变速箱也冒着热气。赶到现场的陈汕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展开维修工作,身上被汗水沾湿的衣服竟然在数分钟内被“烘干”。

    大约半个小时,陈汕就成功排除了该辆公交车的故障,他笑言:“我们就是这样从‘蒸笼’里到‘煎锅’上,逐渐把皮肤晒黑了。”公交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后,维修部工人一定要尽快赶到现场维修车辆,不然会影响道路通行,像这样的外出维修任务,陈汕每个月都要完成数次。

    目前,在市区道路上运行的梧州珍宝巴士有限公司的公交车辆有247辆。正是有了陈汕这群不畏高温的汽修工人为公交运行提供后勤保障,才让“患病”的公交车辆能“健康出院”,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7月27日晚,梧州供电局抢修人员通宵对菊湖路开闭所的进线电缆进行了连续八个小时的抢修。
(图片由梧州供电局长洲区供电分局提供)
    
 夏夜停电忙抢修

大暑过后,梧州的白天像“发烧”一样热得令人难受,即便到了夜里,若没有空调或风扇的降温,室内也让人感觉有如“桑拿房”。在这种天气下,供电设施或线路也容易因高温及过重的用电负荷而出现故障。“每年的4月至10月,都是我们梧州供电局电力抢修任务最重的时候。”梧州供电局长洲供电分局现场抢修工作负责人黎梧承说。

7月27日20时30分许,朗日花园小区突发停电,在闷热的家里待不下去了,不少居民纷纷走出家门纳凉。此时,梧州供电局的抢修人员已经检出停电故障点的位置就在菊湖路开闭所,并到达现场进行抢修。

晚间,热浪一阵阵袭来,纵使不时有微风吹来,也难以让身穿长袖衫和长裤、头戴安全帽的抢修工作人员感到一丝凉意。在抢修现场,操作、试验、开挖……20多名检修人员不间断地开展工作。因为故障电缆埋在地下一米处,抢修人员启动机器开挖路面,“突、突、突”的响声,让抢修现场显得热闹又紧张。同时,另一组抢修人员对该条10千伏电缆进行抢修和测试,抢修人员半蹲在电箱前,扳手、老虎钳在他们手中不停地挥舞。“抢修的工作人员全身像被‘水洗’过一般。”黎梧承说,尽管如此,大家都必须坚持到排除故障才能收工。

 直至次日凌晨4时45分,菊湖路开闭所进线电缆抢修工作终于完成。今年入夏以来,类似这样在高温下抢修线路故障的情况,长洲供电分局平均每月要碰到三四起。

 目前,梧州市城区用户共有21.9万户。为了保证21.9万户用户的正常用电,电力抢修一线工人总是忙碌着。黎梧承说:“我们的电力抢修工作就像与时间赛跑,我们多流汗是为了居民在炎热天气里少流汗。”

编辑:邓超妍 冼静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新楼落成 打扫教室
梧州市13家饭店(酒店)从业人员同场比拼
检验六堡茶
军歌嘹亮
港丰花园小区一业主占用公共区域搭建房间
广西韦斯普新材料科技公司建设生产线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