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聚焦梧州 >>正文
     
【梧州城演义㉗】“水上门户”因水而兴 航运交通独领风骚
2017-08-11 11:45    梧州日报   记者 全淦枚

    采写:梧州日报记者 全淦枚

    摄影:梧州日报记者 麦朝枢

    民国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土崩瓦解之际,梧州在纷乱中砥砺前进,尤其是交通优势越发显现。其中,又以水运最为发达,航线多且长。当时,在资本经济纷涌而入的大浪潮下,梧州水、陆、空等交通线也有了新发展。

    梧州地处广西东部,毗邻广东省,处西江、浔江以及桂江三江交汇口,自古以来便是粤桂咽喉,岭南之交通枢纽,更是逐渐发展成为广西的“水上门户”,可谓四通八达。千百年来,这座古城,握桂西之钥匙,连粤东之福地,接中原之物流,飞天下之空港,调控着西江这个黄金水道之闸门。如此洞天福地,使得民国时的梧州,航运、空运、港口码头、陆上运输,相互交叉,形成了繁忙的交通运输网络,与粤、港、澳等地联系也越发密切。

    A 水上运输,客货两旺曾风光无限

    民国时期,水上运输依然是梧州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三江环绕的水上之城,在众多交通线中,航运线绝对是其时梧州交通的重中之重,核心地位不可撼动。所以,要说民国时期梧州的交通,首先还得从水上运输说起。

    梧州水上运输究竟有多发达?看它从古至今的发展情况便可知道。自古以来,梧州的交通以水路为主,浔江、桂江在市区内汇合而成西江,而西江流源长远,上游一直延伸到云南、贵州,下游则经广东注入南海。拥有如此天赐的水道,梧州水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通邕、柳、桂,下达粤、港、澳。古代,中原北货南运,岭南南宝北贡,使节行旅,军输漕运,大多经水路过梧州。尤其是清末梧州辟为通商口岸后,轮船穿梭往来,但凡外国商品、原料的输进,西南土特产的出口也是多经梧州。轮船从梧州至香港仅一天时间即可到达,因而奠定了梧州交通的重要地位,成为广西主要的内河口岸城市和广西的水上门户。

    民国初期,由于水运条件发达,作为战略机枢的梧州,航运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经过历代的发展积累后,位于珠江干流西江上游的梧州,港口自然岸线长,水域面积大,加上日益兴旺发达的港口贸易等各方有利因素下,梧州港口城市的功能益发被发掘出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十分成熟的口岸城市。

    《梧州市志》(经济卷下)记载,梧州有西江水系内河航运干线郁江、浔江、西江,是广西内河最繁忙的水运干线之一,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内河航运干线。支线有桂江、贺江、绣江与干线贯通,纵横交错。处于西江黄金水道上的梧州,在民国时期,大量的客运和货运日夜来往,其中不少是外国商船。民国32年(1943年)前,西江航运权操纵在外国列强手中,挂着外国旗帜的轮船日夜在西江航行,加上本土货轮的穿梭往来,使梧州的江面上往来船只如织,昼夜鸣笛开航,犹如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吸引着众人聚焦梧州,在一众南方之城中可谓独领风骚,繁荣至极。

    当时梧州的航运,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客运,二是货运,航行船只也越来越趋于现代化。唐代至清光绪18、19年间(1892年~1893年),梧州水运无论是客运或货运均用木帆船,但到了民国10年(1921年),梧州开始航行花尾渡等船只。当时梧州上、下行各航线都出现了大量的花尾渡,到了民国27年,常年航行于西江中上游的花尾渡就达到15艘,又过三年后,增加到27艘。同年,航行西江中上游各线的电船有37艘。此外,也有轮渡等船舶在江面上航行。

    梧州航运繁忙到什么程度?就拿梧邕线来说,该线由梧州经藤县、 平南、桂平、贵县、横县、永淳至南宁,全程623公里,电船可直达,每年均有帆船、华轮和外轮通航。在民初,英商亚细亚石油公司包办了广西的运油业务,该公司就配备有东兴(147 吨) 、广西(110吨)、西山(77吨)、日英(50吨)、忌力泰(27吨)、鲤鱼(8吨)、金鱼(8吨)等7艘油船航行梧邕线。在民国17年(1928年),华轮在该线通航的船只有698艘(次),载重量达到5.158万吨。该航线就算在通航最低的年份民国19年(1930年),也有96艘(次)船只航行。

当年的轮船。

    单单一条梧邕航线,就有如此多船只通航,这对当时还拥有梧桂线、梧柳线、梧贵线、梧运线、梧浔线、梧藤线、梧潆线、梧湟线等众多航线的梧州来说,航运毫无疑问是兴旺发达的,说是超群出众也不为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广州在1938年沦陷后,梧州下河运输仅通至肇庆,广东沿海转往大西南内地的物资,多以梧州为集散地,使得由梧州至肇庆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战时运输线路。当时梧州的船务行、报关行林立,商业繁荣。

    民国时期的梧州,航运水平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这与当时梧州繁荣的商贸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从梧州开埠后,岭之南,江之城的梧州,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优势便得到更加明显的开发利用,航运理所当然地就成为梧州当时发展交流的最好渠道,两者相互促进发展,使得当时的梧州水上风光无限。

    B 码头林立,往来货值占广西八成

    梧州处于三江总汇处,水上运输日新月异,作为配套设施,港口码头自然不少。浔江居梧州西区,西江居梧州东区,桂江居中向北伸延,成丁字形展开,梧州的码头也随之分散布局。梧州港口大规模兴建码头始自民国13年(1924年),当时沿江的主要街道均为商业区,为方便货物装卸、行人进出,凡通向江边的街道口都修建码头,逐步发展到后来码头星罗棋布。梧州港的码头可分为客运码头、公共货运码头和工商企业专用码头三类,每一类码头又按功能细分成几种。民国时期,梧州的港口码头虽然比较简陋,却承载着梧州经济的发展。

    民国时,以港口城市著称的梧州,究竟有多少码头?梁茂宏主编的《梧州史话》描述说,上世纪二十年代梧州拆城墙修马路时,对原有狭窄的古老码头进行过一些扩建,那时单单从龙母庙到关底就共有大小码头二十多处,这些码头分门别类,作用各有不同。较大的有大南码头、五显码头,是上下河轮船的停泊地;也有大码头、二码头,是桂林民船的停泊地;中等的码头有三乡码头、牛屎码头,这些码头则是短途船只停泊地;还有专门官用的驿前码头、铁柱码头、西门口码头、缉捕码头;另外还设置了外国洋行专用的码头,如天和洋行的天后宫码头。

河东城区以前每个街口都有码头。

    《梧州市志》(经济卷下)记载:解放前,位于大南路口对开的大南码头,是专供长途干线客轮停靠的码头,因其在全市最大的新西旅店对出河岸,故又称新西码头。珠玑路口对开的珠玑码头以及大同路口对开的大同码头,这几座客运码头是全港建筑最好的码头,均用石块或水泥构筑梯级,还各配置有两层面积200—400平方米的水筏1座,用于仓储和员工住宿,码头可靠泊500吨级船舶。这几座客运码头,主要是靠泊梧穗、梧江(门)、梧贵(县)及往返南宁、柳州等长途客船。当时,梧州水运干线还有港澳线,往返港澳的客轮抵港口后,由于按规定不得直接靠岸,所以一般由海关指定在驿前码头对开江面停泊,经海关派员查验后,乘客再由海关特准并挂有特定标帜的盘艇转运到码头上岸。

大南路口码头。

    与此同时,梧州还有公共货运码头,具体分为综合码头和专业码头,如工业品码头、矿产码头、煤炭码头、蔬菜码头等,这些码头按照功能分类,为梧州各行各业提供服务,这也说明了当时梧州各行业皆得到了发展。

    梧州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历史悠久。在古代,梧州已成为当时南北水路交通的枢纽,从而使梧州逐渐发展成为珠江水系上的重要港口城市,梧州的经济发展也由此得益,港口贸易经济占据了梧州经济的很大部分。尤其是民国时期,作为梧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城市后的新发展时期,随着众多码头的兴建使用,梧州港口贸易发展条件更为成熟。

    《梧州市志》(经济港下)描述称,民国期间,广西省政府在梧州港设有进出口贸易机构,以控制进出口贸易。随着贸易发展,梧州港轮船经营的航线逐渐增加。经营航线下河主要是梧港、梧穗、梧三(水)线,上河则有梧邕、梧贵、梧柳等线。民国25年(1936年),上河增加梧运(象州运江)等8条航线,下河也增加梧江(江门)等4条航线。民国26年(1937年),全国十大商埠中,梧州港进口货值排第9位,出口货值排第7位。

    当时的梧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港口大城,码头上来往货轮装货卸货,大街上洋行遍布。外商直接从香港航行进入梧州做生意,当时梧州繁荣程度似香港,连晚上的斑斓灯光也类似香港,故有着“小香港”之美誉。

    溯古考究,梧州未开埠前就与香港有来往,但真正与之越发联系紧密的则要数民国时期。这个时期,由于交通网络更加发达,梧州与香港往来路线增多,两地关系达到鼎盛期。梧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专家陈金源所写的《梧州与香港关系源远流长》一文描述表示,民国6年(1917年),在日本出版的《支那省别全志》记载:英、法、日、美等国的商品,“大部分从香港输入贩卖,梧州与香港、广东两地的贸易,以及外国的贸易仅限于香港。”当时,梧州的沙街、五坊街的商行,几乎全是出售外国货,这些洋货正是洋商从香港直接运输到梧州售卖的。一方面,当时的万源生、万发隆、中兴、怡隆、同富等商行,经营的都是香港从日本进口的棉纱、布匹、火柴、鱿鱼等;另一方面,香港商人也在梧州开设“渣甸”、“天和”等商行,经营着从香港进口的英、法、日、瑞典等国的商品。与此同时,梧州的富商在梧州设总行,必定会在香港开设分行,如梧州福隆庄银行。民国35年(1946年),广西在香港设广西贸易公司,也随之在梧州设立分公司,梧州进一步成了广西对香港贸易的中转地。

    洋货沿江直达梧州,进而运到广西甚至滇黔。发达的交通路网使梧州成为庞大的买办性商业网的中心。就这样,货船、商贾在港口码头上来来往往,进进出出,让梧州口岸经济直逼一众港口大城。《梧州史话》在《外贸口岸》一文中介绍说,经统计,民国20年(1931年),经梧州口岸进出口的货值,占全广西的80.4%。

    C 开建机场,航空业务领时代之先

    民国时期的梧州,大力融汇中外,新兴之物、繁荣之物不在少数。在交通上,除了航运繁盛之外,在当时还没有大范围普及的空中运输也已经在梧州出现并得到发展。

    航空运输始于19世纪末,首先被欧美列强使用。民国时期,中国大地上除了资本势力的入侵还有军阀乱战。《梧州交通志》一书记载称,当时,各势力争权夺利,出于需要,在民国17年(1928年),新桂系为了便利军事活动以便军用飞机的升降,便选择梧州西江干流南岸东山庙空旷地为建设“梧州机场”地址,并在第二年4月施工兴建。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夏天,粤军陈济棠进军广西,在6月占领了梧州后,又先后派遣工程人员来梧州修建机场。但后来,由于当时的广西省主席俞作柏饬令梧州市长派员会同,做最后勘定,随后决定改在对河高旺村附近一带为修建机场地址。当时,改址后,便由市工务局招工300多人,日夜不停歇地施工,两个多月后,也就是民国18年(1929年)10月,梧州机场落成,梧州航空史也随之开始了,这就是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还在使用的高旺机场。

    

高旺旧机场。

    高旺机场一落成,当时的粤空军第一机队便即行进驻,机场也随之成为粤空军基地。四年后,到了民国22年(1933年)6月,中国航空公司和欧亚航空公司先后成立,经营华中、华北民用航空,而此时西南航空也在有待筹划中,不久后西南航空公司也筹办起来了。当时西南航空公司一筹办好便即向外商购置了客机4架,并在第二年5月,开辟了广(州)龙(州)航线,随之设置西南航空公司梧州办事处。自此以后,地处两广交通要道的梧州,航空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日益兴旺起来。

    不管一开始建设机场是出于什么理由,在那个空运还没普及的时代,梧州确实是一马当先地拥有了别人所羡慕的机场,率先享受到了空运带来的好处,得到机会发展起了多条航线。当时梧州的航线,西入安南(越南),东经广州至香港,并延伸至黔、蜀。随着发展,梧州也逐渐由中途航站改为部分航线的始发站。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便利空军作战,当局为协调中央空军飞机升降,征调民工2500人,对高旺机场进行了扩建。但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局势的变化,在民国27年(1938年),机场一度被迫停航,进行封闭。直到民国37年(1948年)冬天,中国航空公司恢复了梧港航线,但当时由于高旺机场尚未修复,于是便使用珠江号水陆两用飞机,由水上飞机升降,在梧州降落于机场对开的西江河面,继续来往梧州与香港之间。

    民国时期,梧州作为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除了军事需要,出于经济需求,途径梧州的航线也不少。其中西南航空公司在1934年开办的广龙线,是广州至龙州的航线,途径梧州,该航线有4条,其中有两条与梧州有关,分别是广州至梧州,梧州至贵县;1936年开通的广河线,是广州至越南河内的航线,由广州经梧州、南宁、龙州最后到达河内,1937年,该航线改自桂林飞梧州、南宁、龙州至河内;1936年底,广龙线被撤销,调整为广邕线,自广州飞至南宁,途中依然经过梧州,1937年后虽然该航线改为桂林起飞,但途经柳州、南宁后便飞到梧州,即日再由梧州飞回桂林;1937年,国民政府交通部中国航空公司拟航筑(贵州)港(香港)线,不久便改为渝港线,由重庆起飞至香港,梧州则为该航线的停航站。

    在上述众多航线中,梧港线是一条比较特别的存在。当时,由于梧州与香港往来极其密切,尤其是经贸往来繁忙,梧港线作为两地的一个重要的交通运输线路,自开通后便为两地人员、货物往来服务,虽然曾因日军入侵一度停航,但抗战胜利后,在1948年冬天,这条航线便被中国航空公司恢复了,直接由梧州经广州飞抵香港。

    D 陆路交通,五大干线构建公路网

    梧州虽是内河港口之城,但也拥有一定的陆运运输网络。古时历朝,梧州也像其他城市一样,陆上运输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主要以驿道运输为主。随着时代的进步,民国初时,各省各地陆续兴筑公路、铁路,梧州与其他地方一样,开始重视兴建陆路运输网。

    梧州公路建设,始于民国15年(1926年)南横干线容苍路段的兴建。但早在民国10年(1921年),孙中山先生北伐时,驻节梧州,屡次强调广西发展公路运输的重要,引起了当局对梧州各地公路建设的重视。于是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1926年,当局制定了公路五大干线(北横、南横、西纵、中纵、东纵)的规划,并在1926年至1928年这三年间,先后成立了苍(梧)岑(溪)藤(县)容(县)贺(县)钟(山)平(乐)等7县公路总局,并拟开通宾阳、平乐至梧州的公路。当时,梧州公路局就设在梧州府前街。民国17年(1928年),桂南交通大动脉容(县)苍(梧)公路建成通车,于是首次开启了苍梧陆路现代化的运输,使梧州的陆路运输明显地发生了变化。

    ■延伸阅读

    梧州大事记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

    ●民国15年(1926年)

    1月24日到2月1日,在省立二中理化教室举办“列宁纪念周演讲会”和“梧州各界群众纪念列宁逝世两周年大会演讲会”,中共梧州地委领导人谭寿林、龙启炎、毛简青、粟丰、罗如川等相继到会演讲,《梧州民国日报》还连载了谭寿林演讲的《苏联革命成功的要点》全文。这是梧州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宣传马列主义的活动。

    1月29日 梧州中山纪念堂在北山举行奠基典礼。

    3月 梧州体育场在大较场建成。同年11月改为广西省立第二公共体育场。当时场内设有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等场地,是梧州市第一个综合性体育场。

    4月 在梧州成立梧、贺、信、怀,岑、容、藤7县公路总局,容苍公路施工兴建。

    5月1日 广西省银行总行于梧州成立,黄维为总行行长,廖松年(乔松)为副行长,1929年3月总行迁往南宁,梧州改为分行。

    8月3日 仁生号勾结第七军第六旅无理拘捕了内河轮船工会会员凌二妹、李才(李棠)、吴循(吴寿)3人。各工会纷纷前往交涉释放被捕会员。9月2日,第六旅将三工人杀害,制造了“三工人血案”。

    是年 进出口贸易总值为459.22万关平银两,其中进口货值312.19万关平银两,进出口关税收入为34.35万关平银两,占广西三关总和的74.93%。

    ●民国16年(1927年)

    6月29日 梧州市总工会成立,辖基层工会33个,会员10304人。

    10月 广西当局投资60万元在梧州建电力厂,于是月10日发电。

    12月 广西最早的大型化工厂梧州广西硫酸厂在三角嘴筹建。

    是年 进出口贸易总值回升到1429.88万关平银两,其中进口货值826.36万关平银两;进出口关税收入为66.12万关平银两,占广西三关的86.67%。

    ●民国17年(1928年)

    9月 广西无线电管理局在梧州成立。民国19年迁往南宁。

    10月10日 广西大学开学,先设预科班。校址在蝴蝶山。校长是著名的学者、教育家马君武博土;副校长盘珠祁。第一期招收学生280人。

    是年 加拿大人在梧市区开办汽车行,经营市区的货、客运输,一年后因为业务不佳而停业。这是梧市内汽车运输业之始。

    梧州水上运输业迅速发展,仅梧邕线轮船来往就达698艘(次),为民国以来最多的年份。

    梧州水厂筹建,不久即停工,至民国21年9月建成并供水。24年6月改名为广西自来水厂。

    进出口贸易总值高达1908.18万关平银两,其中进口货值1097.05万关平银两;进出口关税收入为74.89万关平银两,占广西三关总和的91.08%。

    (摘自《梧州大事记》)

编辑:黄东莹 钟笑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 梧硕公路建设用地获批
· 藤县召开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 “广西三月三·法治在长洲”民族法治宣传活动启动
· 梧州市城市管理系统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万秀区组织开展防溺水相关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 梧州市高三学子全力以赴备考
· 梧州六堡茶斗茶大赛第四场预选赛4月20日举行
老旧小区改造初展容 ...
梧州市欢庆广西三月 ...
粤桂青少年在梧参加 ...
持续推广志愿服务
民族一家亲歌舞迎佳 ...
春日美景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