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曾燕 通讯员 梁聪 黎小兵)据梧州海关统计,1至7月梧州口岸外贸进出口总值29.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6%。其中,出口16.69亿元,增长14.9%;进口12.65亿元,增长62.7%。进口主要商品为固体废物、废棉纱线和废棉等;出口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农产品,松香及其深加工产品等。
据介绍,1至7月梧州市固体废物进口货值为8.65亿元,占同期进口总值的68.4%,其中废五金进口货值达到7.53亿元。受国家政策调整影响,李家庄码头的纺织类固体废物和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废塑料(属于生活来源)进口将于今年年底前停止。1至7月,这两类商品进口货值为1.12亿元,占同期进口总值的8.8%。
另据了解,再生资源园区内的梧州国龙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再生PET项目尚在建设中,固废物进口政策调整将对企业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园区内其他企业进口废塑料的规模较小,部分企业已逐步转型从事国内废塑料回收利用。
此外,1至7月废五金进口货值占同期进口总值达到59.5%。由于国家将在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预计再生资源园区将于2018年年底前停止进口废五金(废旧电机、电线)。因此,我市急需对外贸结构特别是进口商品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尽快形成外贸新的增长点。
商务部门和海关建议,园区管委会、环保部门、口岸联建部门应加强政策宣讲,加深企业对固废物进口政策调整的认识,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加强后续产品生产加工,不断提高成品附加值。同时,企业应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合理使用金融服务提高资金链、现金流的稳定性,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