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聚焦梧州 >>正文
     
【梧州城演义㊵】护城长堤固若金汤 滔滔洪水俯首东流
2017-10-11 16:03    梧州日报   记者 全淦枚

 采写:梧州日报记者 全淦枚

 摄影:梧州日报记者 麦朝枢(除署名外)

    位于三江口的梧州,丰沛的水资源是一把双刃剑,城市因水而兴,亦曾因水而损,连年的洪涝灾害让梧州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给梧州老百姓生活带来极其的不便。

    曾经,面对波涛汹涌的“三江水”,梧州人民一度只能水涨一寸撤一寸,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洪水肆虐。但是,长期与水为战,梧州人民逐渐告别背沙包筑沙袋睡堤坝的被动抗洪历史,修建了固若金汤的防洪堤。防洪堤的建成,梧州人民不再谈“洪”变色,堤外洪水滔天,堤内闲庭信步,脸上是历经风雨后的淡定和从容。

    A 无防之城洪水肆虐 洪灾损失触目惊心

    曾担任梧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的吴承华,于1987年来到梧州生活,进入机关单位上班。初来乍到的他不曾料到,此后他会在梧州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洪灾。

    “万历十四年(1586年),梧州大水,南门城内水高一丈五尺,庐舍田禾,尽遭淹没,梧州漂民舍八百十六家……”这是《梧州府志》中的记载。翻开卷帙浩繁的史册,千百年来,梧州历经了无数次的自然灾害,《梧州文化》一书指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为洪涝。

    从宋代开始,梧州就有洪涝的记载,明朝以后的史书对梧州洪水的记载则更多、更详细了。据清朝编纂的《苍梧县志》、《梧州府志》、《广西通志》等书关于梧州洪水的记载,明朝有21次,清朝达50次。新中国成立以后,梧州也曾发生过多次较大的洪水。

    1976年7月14日发生的洪水,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之间梧州最大的一场洪水。而从1994年至2005年之间,梧州又发生了3次特大洪水,期间梧州损失较重,成为不少梧州人不可磨灭的洪灾印记。

洪水肆虐,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造成严重损失。(资料图)

    1994年,是一个雨水尤多的年份。当年,梧州连续发生洪灾,其中6月19日,出现特大洪水,当天水位就高达25.91米(珠基,下同)。“以前,洪水一般只是影响河东片区,但是这次洪水还引起了河西片区内涝,整个梧州主城区一片汪洋。”吴承华对“6·19”特大洪水蔓延全城的景象历历在目。

    1998年6月28日,吴承华刚结束了为期一年的驻外工作,他从香港乘船回梧州,这次,梧州以特大洪水迎接他的回家。“6·28”当天,洪峰水位高达26.51米,河东大部分被洪水淹没,成了一片泽国,也造成了梧州7个县(市、区),60个乡镇,564个村庄受灾。

    进入21世纪后,在2005年和2008年,梧州也曾发生过洪水灾害。其中2005年6月23日发生的特大洪水,当天洪峰水位到达26.75米,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梧州遭遇的最大洪水。这一次洪水来袭时,吴承华在原梧州市人事局对出的河西防洪堤上巡逻值守,他亲身目睹了惊险一幕,仅差5厘米,滔天洪水就要漫过防洪墙进入河西城区。而对于普通市民,当年洪水漫顶河东防洪堤,倾泻如一道巨型人工瀑布,是市民对当年洪灾严重程度的最直接判断。当时,那一场洪水造成了全市7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数达153万人。

    在2008年11月,西江上游的左江、右江、郁江以及红水河水位迅速上涨,加上梧州市范围降雨影响,梧州西江水位也迅速上涨,并在当年11月10日上午出现19米的洪峰水位,超过警戒水位0.5米,冬季枯水期梧州却出现一场警戒水位的洪水,这也是历年洪灾记录中少有的。

    20年间,吴承华目睹了洪水多次肆虐梧州城,他从最初的惊讶,变成无异于任何一个普通梧州老市民,从容淡定。

    梧州市志办原主任陈金源曾经对梧州的洪灾做过梳理,他分析认为梧州洪灾成因,一是由于特殊的地理因素,贵州省东南部、云南省东部的部分江河是西江上游的源头,而广西784条河流约85%的江河溪流的水也都流经梧州入西江,西江上游各干、支流总集水面积达到32.97万平方公里,导致了梧州水量极大的现状;二是雨量因素,梧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雨量丰沛,尤其是每年的5月至10月,雨水集中,每到这些月份,西江水位就明显上升,突破警戒水位也是常见的现象。再加上上世纪90年代末以前,梧州实际上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城市防洪力量薄弱。主、客观双重因素,使得洪灾成为梧州的“常客”。

    每一个到骑楼城旅游的游客,都有产生一个疑问,骑楼建筑外墙上的铁环到底有何用?答案很简单,洪水来袭时,用来栓船只专用的。

    “小时候,洪水浸街一点也不稀奇,每次洪水来袭,大人们忙着搬东西,而我们小孩子就乐呵呵地看‘海’。”陈曦从小住在河东,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几次洪水浸入大街小巷的情景,深深地留在他脑海中。他说,中山路、潘塘、新兴一路等梧州的大部分道路都被洪水浸没过。洪水一来,梧州就成海洋了,骑楼城楼上的居民出入,大都用船只,骑楼城专门设置的水门和铁环,并不是“脑洞大开”之设计,那是梧州人民应对洪水的产物之一。

    B 众志成城筑堤御洪 一河两岸全线设防

据《梧州市志》(经济卷上)一书记述,梧州市的防洪堤工程分郊区防洪堤工程和市区防洪堤工程,最初建造的都是以郊区防洪堤为主,1954年在市郊修建的龙新村勒冲堤是梧州最早建成的防洪堤。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梧州郊区的防洪工作是除险加固和提高防洪标准,郊区共有24处防洪堤,合计32.27公里,防洪标准多为5到10年一遇洪水。

而市区防洪堤始建于1958年,分别是河西片的文澜冲堤和五四堤,均为土堤,但这对当时梧州市区来说,并没有能够真正“设防”起来。“但严格上讲,在河东防洪堤和河西防洪堤建成以前,原来的土堤作用并不明显,没有完全发挥防洪作用。”陈金源说。

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梧州市城市防洪堤的范围也日渐增大,主要集中在河西片新城区,而河东片区则一改原来的“不设防”状态,在1993年至1994年沿河堤路修筑了护岸工程1200米。

洪水灾害频繁的梧州,是全国第一批25座防洪重点城市之一。1994年“6·19”洪灾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亲临梧州视察抗洪救灾工作,作出了“梧州一定要建设防洪堤”的重要指示,梧州人民主动防洪的意识真正被唤醒。此后,梧州市决定分期建设河西片区和河东片区防洪堤,并决定首先建设河西防洪堤。

河西防洪堤全长8.73公里,其中浔江段(龙新小学至角嘴口)长6.93公里,桂江段(桂江二桥至盐站)长1.83公里。“该防洪堤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的洪水标高,设计水位为26.20米,堤顶水位为26.60至27.30米之间,大部分有防浪墙,防浪墙高0.90米,墙顶水位普遍在27.50米左右,保护人口13.8万人,保护市区面积12.03平方公里。”吴承华说。

河西防洪堤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建设的河西片区的土堤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在过去的30年里,原来的土堤经受了多次洪水袭击,但由于防洪标准偏低,城市防洪能力不够高。1994年梧州遭到的“6·19”洪水,就超过了的当时河西堤的防洪能力,致使梧州经济损失惨重。

随后,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设防”的指示下,梧州市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马上组织力量进行防洪工程总体规划工作,并在1994年8月,由水利部珠委勘测设计院和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合作完成了《广西梧州市城市防洪规划修订报告》,防洪标准由原来的20年一遇洪水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

1997年秋天,梧州对河西防洪堤开始了扩建加固工作。

陈金源说,扩建后次年6月28日,在梧州党政军民的奋力抗击下,河西防洪堤以抵御26.20米洪水为设计标准的堤防成功地抵御了27.24米的洪水。“6·28”洪水后,梧州再次加大了河西防洪堤建设的力度,当时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新建和加固堤防8.73公里,同时新建了排涝泵站3座,对2座旧泵站进行了改建扩建,并且沿堤布置了集水渠6.8公里和穿堤涵闸8座、堤后抢险道路7.73公里等。至2002年12月,河西防洪堤建设完工,并发挥良好的防洪效益,保护人口达到13.8万,保护市区面积12.03平方公里。

河西片区的防洪堤修建工作分秒必争,河东片区紧跟其后。2001年3月,河东防洪堤动工,2003年工程建成后,目睹了建设过程的吴承华,暗暗为这一防洪巨龙叫好。

建成后的防洪堤以高效的防洪能力抵御住汹涌的水流,使得城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河东防洪堤西起龙母庙,东至桂东医院,堤线全长3.585公里。堤防工程设计标准为抵御50年一遇洪水,设计水位为25.00米,全堤分为桂江、西江两段,桂江段堤型结构采用钢筋砼扶壁型,西江段则采取钢筋砼框架型。该防洪堤沿堤线有码头交通闸门11孔,2座排涝泵站,还有交通道路以及上下堤楼梯。

2001年7月19日,河东防洪堤建设期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带领国务院十多个部门的领导视察了该堤建设情况,作出了“梧州要加快河东防洪堤建设”、“河东堤要在2003年汛期发挥效益”等指示。建成后,河东防洪堤不负众望,保护了梧州市河东城区面积2.25平方公里,为城区主要商业区起到极大的防洪效益,也保护了河东城区的居民人身安全,使他们不受洪涝灾害威胁。

除了河西、河东两处防洪堤,梧州在郊区和县城也建设了防洪堤工程。如在60年代就建设的长洲岛防洪堤,是梧州最长的郊区防洪堤,在往后的时间里,该堤多次被扩建加固,不断提高防洪能力,保护了梧州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长洲岛。随后在2008年,新的长洲防洪堤又破土动工建设,该堤属于二级堤防,总长17.93千米,堤顶设计水位高度在27.40米至28.10米之间,建成后使长洲岛防洪能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县城的防洪堤建设方面,1997年开工建设了设防标准为50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的龙圩城区防洪堤,该堤在2001年完工。

“小时候遇上大雨,我们孩子都不用去上学,大家只能待在家里看洪水。”藤县人周云对家乡洪水印象很深刻。“1990年,我在藤县县城参加了工作,每当洪水到来时,我们全厂工作人员都要投入到紧张的抗洪工作中,轮流值班监视汛情。洪水一来,生活用品都必须得坐小船去购买,还不一定买得到,工厂就像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一片漆黑,交通、通讯、供电全部中断。”当藤县河西城区防洪堤开建后,周云感到十分振奋,“该堤设防标准是20年一遇,为藤县县城的防洪排涝工作起到了极大作用。”

此外,梧州城区附近的防洪堤还有思良江堤、高旺堤、泗洲堤等。到2006年底,梧州已经建成各类防洪堤70多条,约167公里,保护人口67多万,保护耕地26多万亩。2015年度,梧州依然在加大力度对防洪工程进行建设,对长洲防洪堤南北堤工程、高旺防洪堤工程、塘源防洪堤工程、平浪防洪堤工程等工程进行了继续建设,并对西江汊河桥至角嘴段护岸工程进行整治,完成堤岸建设15公里。

C 防洪景观相得益彰 大堤内外风光十里

自从河西、河东片区建成坚固的防洪堤后,每到汛期,梧州城区居民不再像往日一样担心洪水漫入街区,淹没房屋。河东、河西两处防洪堤自建成后历经了大大小小的洪水,但都以高效的防洪能力抵御住了汹涌的水流,使得城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见证河西防洪堤和河东防洪堤的慢慢建成,梧州从“不设防”到“设防”,世纪之交,梧州人增强了水患意识,加快了防洪堤的建设,使得梧州城区水患在最大限度上得到了控制。陈金源深有感触地说:“河西防洪堤和河东防洪堤相互呼应,就像两条巨龙,守护着梧州城区,让横行千百年的洪魔在它们面前却步。”

事实上,河西、河东这两处防洪堤作用不仅仅发挥了防御洪水作用,还以结实牢固、宽阔壮观和大方美观的特点,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屹立在江岸上,吸引着无数市民与游客前去观赏、游玩。而且随着逐年的建设、美化和养护,防洪堤越来越美丽,堤面上自成一格的公园光景,绿树、鲜花、雕像、小径、霓虹灯……处处皆景,引人驻足。清晨,人们在堤上散步、晨练,傍晚,人们在堤上吹着江风,看着远航的船只在奔流的江面上鸣笛向东去,伴着江水滔滔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夜晚。

“我和家人朋友吃完晚饭经常去河堤散步,一边观赏河堤的美景,一边健身。”市民刘健家住大塘市场附近,自从防洪堤建成了,他觉得再也不用担心洪水入街,还多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地方。“河西、河东防洪堤越来越美了,堤面宽阔,江风习习,江景美不胜收,散步、健身、游玩皆可,这两处防洪堤早已经突破防洪单一功能,兼具发挥了休闲观光的作用。”刘健称赞说。

吴承华认为,以河西防洪堤、河东防洪堤为代表的梧州防洪堤,特色之一就是将城建与旅游紧紧结合在一起。据了解,美化防洪堤,梧州市在2004年,在鸳江大桥至龙母庙之间,利用长达1.5公里的河东防洪堤内壁建设了历史文化长廊,将梧州两千多年的灿烂历史以浮雕形式雕刻在防堤墙壁上。这条历史文化长廊浮雕群,其长度和面积在全国少见,嵌于防洪堤壁上的五龙阴刻石雕更是绝无仅有。长廊共有17幅大型浮雕、6个文化景观、3个水景、55幅雕刻诗词书法,内容分为梧州龙文化、古文化、传说文化及近代文化四部分,游客通过游览历史文化长廊便可了解到梧州2200年的建城史。而融合着防洪与历史文化、景观的河东防洪堤也因之拥有着独一无二的独特韵味,成为游客必游之地。2014年底,梧州还在河西、河东两处防洪堤的堤岸建设了多级亲水平台,使得防洪堤又有了新景致,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此亲水赏景。

“从1997年开始,梧州花了将近二十年时间来建设和美化防洪堤。”在吴承华眼中,河东、河西防洪堤能够如此深具魅力,是多年城市美化、亮化的结果。2003年,梧州市委、市政府下发《梧州市城市面貌“三年大变”第二期建设项目安排计划方案》,其中提出打造一道亮丽风景线,即建设沿江风景线,整条风景线充分考虑了梧州市文化底蕴的延伸以及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要,凸现梧州特色,进一步完善梧州市的城市旅游功能。防洪堤建在江岸靠水一侧,与堤顶高架路(桥)和公路的兴建,明显拓宽了西江堤岸,增加了西江路段的层次感,使得路与桥互相衔接、辉映,成了梧州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逢闲暇时间,吴承华喜欢沿着河东防洪堤西江段堤墙内散步,这里是有着“梧州外滩”之称的鸳江丽港。堤外西江波光粼粼,堤内各种建筑错落有致,商贾辐辏,两者相互辉映,使得这长长的临江堤岸,别具一格,独有韵味,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西江风情画廊。

吴承华迷上了这道河堤美景,聚水为财,梧州人深谙此道。

■延伸阅读

梧州大事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

●1970年

3月 下放医护卫生人员259人(占全市卫生人员的50.3%)到梧州地区各县及市郊农村。

●1972年

4月22日 成立市防汛指挥部,指挥部下设河西、莲花山、钱鉴、塘源、李家庄、郊区、市区等防汛指挥部。

5月 大米厂引进先进设备建成水磨优质米车间,使广西的出口米质量获得较大的提高,这是广西最早的大米水磨优质车间。

●1973年

在玻璃厂后背山出土了东汉时期的铜尺。在船舶厂后背山出土了东汉时期的铜方案,同时出土的还有东汉“章和三年”款弦纹铜镜。在大塘鹤头山东汉墓出土了东汉时期羽人铜灯,造型优美,是两广地区东汉墓的典型器物之一。

●1974年

4月至5月 发生流行性感冒,染病22527例,为解放后六次大流行病中发病人数最多的一次。

●1975年

最大的人工水库——思良冲水库竣工,库址在市郊平浪村。

●1976年

电池厂研制成功LR20型碱性锌锰电池,该成果获广西区、全国科学大会奖。

对白云山风景区进行规划。

●1978年

4月 广西区教育局重新确定梧州高中为广西区重点中学。

是年 日用化工厂正式投产田七药物牙膏,该牙膏在全国众多中草药物牙膏系列产品中是最早研制成功和投放市场的一种产品,属全国首创的名贵中药牙膏之一。

●1979年

4月 冰泉食品工业公司用大豆等做原料研制成速溶豆浆晶,是全国最早研制和生产豆浆晶营养饮料的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豆浆晶生产企业。

春 市委对以前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复查。全市先后平反“文革”中的各种冤、假、错案共4000多个。

9月下旬 开始首批考试招工,共有5500多人报考。第一批录取了1009名新工人。

(摘自《梧州大事记》)

编辑:黄东莹 钟笑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 藤县在库家庭农场2100多家
· 藤县坚持人才、技艺、市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 梧州半程马拉松比赛服务采购提前完成
· 赛事志愿服务筹备工作有序开展
· 残障人士积极参与2024梧州半程马拉松比赛
· 2024梧州半程马拉松参赛选手陆续领取参赛物资
· 蒙山县多措并举推动全民阅读
绿化美化公园景区
诵读古文传承国学经 ...
高新科技企业扩能升 ...
水位上涨
抢工期加快建设
今起梧州市强降雨逐 ...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