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陈可夫通讯员覃柱良)近日,市区9个常规监测和跨界联合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出炉,达标率为100%,其中浔江—石良角、西江—封开城上等两个断面的水质考核指标平均浓度均达到Ⅱ类水标准,水质保持较优。 这与我市今年以来逐步推行河长制密不可分。目前,我市已建立起河长组织体系、完成江河湖库名录调查工作,明确市级河长6名、县级河长113名、乡镇级河长480名、村级河长276名,初步形成了治水兴水的社会合力。 我市水系发达,广西八成以上的河流水量流经梧州,江河湖库众多。据最新统计,我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江河湖库共82条(座),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的有310条(座),有小(二)型以上水库233座,水环境管护任务艰巨。按照河长制工作方案,全市建立了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全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农村饮水水源地治理、水库和河湖治理、河道巡查执法行动,组织实施水污染防治与总量减排、“十小”企业取缔、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建设、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划定等工作。 目前,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9个直排口已全部整治完成,非批复设置的饮水水源保护区排污口将在年底前全部关停。在污水处理方面,长洲工业园区依托现有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达标处理;梧州工业园区集中于北区污水处理厂进行达标处理;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江北片部分现有企业的污水依托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达标处理,江南片区的塘源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完工。三个自治区级工业集聚区所配套的污水处理厂,基本满足当前及近期的生产、生活污水集中有效处理要求。 另据了解,目前我市正在组织编制“一河一策、一库一策、一湖一策”,做好江河湖库保护管理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并结合“美丽梧州”乡村建设,落实河道巡查和保洁制度,建立河道清洁保洁机制,综合治理农村生活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农业生产污染,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