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聚焦梧州 >>正文
     
再现古郡文脉 延续城市记忆
本报大型史实主题系列报道《梧州城演义》圆满收官
2017-11-22 09:29    记者 罗丽思 全淦枚   记者 罗丽思 全淦枚

梧州日报讯(记者 罗丽思 全淦枚)从今年4月开始,《梧州日报》推出大型史实主题系列报道《梧州城演义》,记述梧州城初建至今的更迭与发展,以展现梧州厚重、灿烂的历史与文化。该系列报道已陆续见报40多期,今天本报三版刊发最后一期。

这是梧州报人和史学、文化等方面人士共同努力,献给梧州建城2200周年的一份礼物。系列报道一经推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专家、学者纷纷点赞,读者争相阅读,在宣传梧州、介绍梧州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地的“梧州零距离”“梧州发布”“活力长洲”“in万秀”等政务、企业公众号及微博等平台纷纷连载,广西新闻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搜狐新闻等网站也对该系列报道给予了关注和转载。

梧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毛廷贵认为,《梧州城演义》系列报道,是对历史文化题材报道的一次创新,有助于树立梧州历史文化的品牌,进一步提升梧州人的历史文化自觉与自信。

以史实为纲,以演义的手法说梧州故事,这种写作模式也获得我市不少专家的认可。梧州市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杜士勇对《梧州城演义》系列报道称赞有加,每期报道他都加以关注,并细心收藏报纸。他认为,该系列报道将梧州建城以来的突出事件、人物等进行了多角度的呈现,不但史实性强,而且文风活泼。尽管报道的时间跨度长,但系统有序,让人印象深刻。

《梧州城演义》严谨叙事与灵活再创作相结合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历史文化报道的沉闷枯燥感,为读者带来畅快的阅读体验。读者杨颖芝是一名初中教师,说起该系列报道,她张口就能说出好几个印象深刻的专题及其主要内容。“以往不少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报道难免比较沉闷,但《梧州城演义》有趣又不失严谨。最重要的是,通过它,我对梧州有了新的认识,对梧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杨颖芝说。

值得一提的是,《梧州城演义》系列报道在采写过程中,得到了全市各界的热情支持与帮助,报社编辑部及专题报道组在此谨表感激与谢忱!今年3月,报社会同梧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邀请我市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大家不仅为系列报道的策划建言献策,还为报道采写搜集、提供了众多文献资料。此外,市志办、市工信委、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市社科联、市宝石产业发展办公室,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以及广西长洲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均对报道的采写给予了有力支持。

《梧州城演义》系列报道在今天画上了句号,但是,这项成果及其长达大半年的工作过程所积累的经验,对于我们来说弥足珍贵。今后,我们将继续关注梧州历史文化及其研究发展和成果,积极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以各种方式展现梧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继续讲好从历史走来、向未来奋进的梧州故事。

编辑: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 苍梧县司法局狮寨司法所“快调快处”守护农田灌溉
· 长洲区着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焦实现六堡茶产业发展目标建言献策
· 热烈祝贺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 梧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关于梧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梧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关于梧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 梧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关于全市与市本级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的决议
一路繁花
花红树绿相映成景
梧州港大利口 作业 ...
六旺树开花
秀美梧州 入眼皆景
湖景优美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