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曾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兽药管理保障食品安全的通知》精神,今年以来,我市创建食品安全城市成员单位加强合作联动,强化源头防控,推动全市食用农产品监管再上新台阶。
种养环节监管是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今年以来,各监管部门严防食品安全源头风险,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针对农兽药残留超标、畜禽水产品药物滥用、兽用抗菌药滥用和饲料非法添加、生猪私屠滥宰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提高禽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截至目前,农业、水产畜牧兽医等部门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950人次开展农药、兽药生产经营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研发、生产、销售高毒农药行为,检查相关生产经营单位1346家;抽检市区种植基地50多家,对肉类经营市场和私宰窝点开展300多次执法巡查,对专项整治行动中依法罚没的1091公斤私宰肉和病害肉集中进行无害化销毁处理。 与此同时,我市稳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组织14家公司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以及2家农业公司开展绿色食品认证申报,推动我市农产品质量提升。目前,全市共有50家企业(合作社)获得“三品”认证,产品总数达61个,基地面积达20.4万亩,产量达9.63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