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聚焦梧州 >>正文
     
把“饭碗”端牢还要端好
——秋收时节龙圩区富硒水稻种植基地走访记
2017-11-24 09:38       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朱慧倩

梧州日报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朱慧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发展富硒水稻种植,就是响应中央号召,把饭碗端牢、端好。”11月13日,龙圩区大坡镇夜村村委会主任李国标接受采访时说。

深秋时节,夜村的大部分晚稻已收割,村子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民万桂森站在村委会门前,指着不远处的一块金黄色的稻田说,把这一块富硒水稻收割后,他家的秋收就完成了。万桂森种水稻,施肥用料尽挑大品牌,种出来的稻谷颗粒饱满结实,他心里盘着一本明白账:质量好,价格就高。

现在,夜村的村民种田有了品质意识,不仅要种得多,还得要种得好。去年下半年,在龙圩区政府部门的推动下,村民试种400亩富硒水稻,没想到一造晚稻收了约26万公斤,总产值83万元,与种植普通品种相比每亩可增收约400元。就是靠种富硒水稻,村里大部分贫困户摘了“穷帽”。村民这才明白到:生活富裕了,大伙过日子追求绿色健康,富硒米正迎合需求。看准行情,村民也开了窍,今年全村种下富硒水稻1200亩。

水稻增产又增收,但夜村村党总支书记黎冠辉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收效。今年5月,他带着村里出产的富硒大米到南宁展销,每公斤卖到32元,这让他感到惊讶,又萌生了新的念头:要让村民在富硒稻种植经营中获得更高效益。现在,他打算整合村里富硒水稻合作社的资源建立大米加工厂,同时规划在富硒稻田里养田螺,发展立体种养。“十九大报告说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我们也得有新想法、新作为。”黎冠辉说。

黎冠辉的打算,和龙圩区精准脱贫摘帽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谢石良不谋而合。“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关键一步。”谢石良说。今年,龙圩区利用辖区土壤天然富硒的优势,种植富硒水稻31294.3亩,预计总产量达15000多吨,总产值达4500万元以上,成为了城区的特色支柱产业。下一步,该区计划为富硒水稻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发展富硒水稻深加工,推动富硒水稻种植与乡村旅游对接,让三次产业有机结合,使乡村产业业态更丰富,村民更有奔头。

编辑: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 倒伏树木伸进居民房屋
· 小区绿化带种上了蔬菜
· 岑溪市聚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综述
· 我市2024年渔业执法系列专项行动工作突出获表扬
· “严起来”以清风正气凝聚我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正能量
· 建晖纸业向高端纸品制造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 一季度我市投递量增速高于全区水平
乡村画卷
文明旅游 不负美景
一路繁花
花红树绿相映成景
梧州港大利口 作业 ...
六旺树开花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