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早晨,寒气袭人。家住藤县古龙镇德安村的贫困户黄典杨在他新房前给鸡喂食。在主人的召唤下,鸡群蜂拥而至、争相抢食。
黄典杨今年46岁,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原先与年过八旬的老母亲住在一间破旧不堪的土坯房里,墙壁透风,家徒四壁。后来,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倒塌了,母子俩只好在自家的鱼塘边搭了间茅草房,算是有了安身之所。黄典杨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甚至连间安身的房子都没有,说起自家的情况,他总是不免有些唏嘘。 “本以为这辈子就打光棍了,是党的好政策让我翻了身。”黄典杨说。 的确,精准扶贫改变了黄典杨的生活。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特殊情况,县里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建房补助资金,黄典杨去年建起了一间一层一厅两房的新居。住上了新房,黄典杨更是好事连连,今年3月成功“脱单”。84岁的老母亲高兴地说,因为家里穷,儿子一直娶不到老婆,自己压力挺大的,睡不上一个好觉,而如今终于可以安度晚年了。 住上新房又成了家,黄典杨更有了新希望。他计划花力气将自家的两亩八角林管护好,待到明年春季就可以有八角果采摘了。眼下,他在家里小批量养鸡,鱼塘投养有草鱼、鲤鱼,年底上市时将有几千元收入;冬季村里的农户正需要劳力帮干些摘八角、伐木材、建房子的活,这也是一条挣钱的路子。另外,驻村第一书记更给他捎来好消息,要是有养猪意愿的话,将吸纳他入村里的兴隆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有,村里正筹划成立村民合作社,黄典杨的八角林也可以入社统一经营。 “我收看了十九大开幕盛况,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我很振奋,眼泪都出来了。现在扶贫政策这么好,我们只要勤劳肯干,相信不仅能脱掉‘穷帽子’,而且能致富奔小康!”黄典杨动情地说。 梧州日报通讯员 黄群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