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曾燕)龙圩区大坡镇夜村灵芝种植场现有灵芝种植面积4000平方米,拥有独立自主的核心创新技术,集研、产、销于一体,培植有香血灵芝、紫灵芝等20多个珍稀品种。种植场负责人邓紫金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成立合作社,目前已带动该村26多户贫困户参与种植。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推进农业产业开发中,大坡镇建立“党支部+合作社+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鼓足贫困户脱贫的干劲,让群众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梁斌城是交村马峡自然村最大的松树盆景种植户,他与村民成立了龙圩区华芝林苗木盆景专业合作社,并向全村126户贫困户每户发放30盆松树盆景,吸收他们参与联合经营。目前,在马峡自然村的辐射带动下,交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党员+基地+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带动村民参与产业开发,今年全村种植松树盆景规模达16000多株,预计产值可达100多万元。
夜村作为连片富硒水稻种植区,于去年成立恒穗富硒稻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引领69名党员全员参与富硒水稻种植生产,带领63户贫困户加入该合作社。该村的富硒稻种植从前期300亩示范基地到2017年扩种达800亩,年亩产量达1200公斤。大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加大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力度,通过整合贫困户土地入股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入合作社务工等方式,提高贫困户的参与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