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曾韵)全面实施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创建示范农贸市场及食品店、推动网络餐饮监管……今年以来,市食药监管部门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生产、流通、餐饮消费等环节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坚持过程严管,严把关口,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严控生产环节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当前,全市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糕点等食品生产企业均推行质量安全授权制度,市食药监局全面使用食品生产企业现场监督检查系统,目前已完成对辖区90%获证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同时,该局对全市257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风险分级,并建立安全信用档案,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的督查力度,组织开展鲜湿米粉风险监测、六堡茶中黄曲霉素风险评估等,持续加强风险防控,提高监管效能。
在食品销售环节监管方面,我市严把食品销售准入关,严格核发《食品经营许可证》,检查食品销售经营主体11511家。在开展“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中,我市大力创建2家示范农贸市场和181家示范食品店,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农贸超市肉菜质量安全水平。
此外,市食药监局对规范餐饮监管、餐馆明厨亮灶、色标管理等方面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今年以来,该局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6296家,限期整改161家,并对3165家持证餐饮单位开展量化分级管理。目前,该局继续推进网络餐饮监管,实地检查入网餐饮服务经营单位329家,推动完成“明厨亮灶”建设的餐饮单位1039家,763家餐饮单位正在推进色标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