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可夫)临近年末,天气转冷,猪肉消费量逐渐增长,对猪价形成利好支撑。业内人士预计,我市猪肉价格或将出现小幅回升。 据了解,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今年4月至6月我市生猪出栏价格持续下降,7月份后开始企稳回升,市场售价稳定在每公斤22元至26元。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市生猪规模养殖场逐步加大发展生态养殖的投入力度,提高环保效益,有效控制养殖成本,中小型养殖户生产积极性也有所提高,全市现有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13.14万头,并呈现上升趋势。据分析,年底前全市生猪出栏量将持续增长,价格平稳。 梧州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今年推广生态养殖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市已有74个规模养殖场通过自治区畜禽现代生态养殖认证,占比近五成,提前完成了自治区今年下达的任务。根据测算,饲养生猪使用“微生物+”的饲料,转化率明显提高,产粪量下降约35%,平均每头生猪的经济效益可提高约50元。近期,一家总投资2.96亿元、可年产30万头生猪的现代生猪养殖项目在岑溪市建成投产,已累计引进种猪6000头,将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等模式,带动500户农民发展养猪业。 市农委的该负责人还表示,虽然我市生猪养殖行情利好明显,但各地养殖场规划布局不合理、养殖场规模不大、种养脱节等问题依然突出。在产业布局方面,大部分规模养殖场未能结合农业种植,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不高。在全市各畜禽养殖场中,达到自治区规模以上标准的仅有154个,但生产规模在100至499头之间的生猪养殖场就有1700多家,难以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不利于产业升级。因此,各级农业部门将继续鼓励、引导规模养殖场应用“微生物+”的生态养殖模式,解决养殖饲料微生物化、养殖环境生态化、养殖粪污资源化及养殖成本控制问题,同时培育壮大加工龙头企业。同时,各地要继续发展规模养殖,扶持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和相对集中连片小区建设,培育一批优质、安全的畜禽生产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