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记者 龙天传 通讯员 黄晓莉 明末思想家李贽曾说:“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因此,培育呵护这一颗颗纯真无暇童心自然成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以此为引领,梧州市第一实验小学把“童心教育”作为特色办学主题,通过打造“童心校园”文化,构建“童心课堂”,开展“七彩活动”等,构建起“童心教育”特色办学体系,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趣味课堂启迪心智 翻阅第一实验小学的校刊,记者能从学生采写的课堂新闻中感受到浓浓的童趣。其中,在该校举办的第二届科技节系列活动里,一段关于纸船载重趣味实验的描写格外生动。选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粒粒围棋放入折好的纸船里,直至纸船完全沉没后,以船内围棋数量最多者胜。第一实验小学校长谢艳说:“类似这样的趣味实验在第一实验小学日常课堂教学里比比皆是。”相比枯燥的理论讲述,以趣味实验作为课堂教育的切入点,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还能提高他们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为回归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2014年,第一实验小学通过“特色文化建设与学校整体发展项目”(简称SDP项目)引领,确定“童心教育”办学特色。该校通过营造具有人文色彩的“童心校园”文化、开展陶冶童心的“七彩活动”、开设顺应童心、张扬个性的“童心课堂”,以及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同心管理”等四个途径,构建起“童心教育”办学特色的体系框架。谢艳表示,要形成“校园滋养童心、童心激扬校园”的氛围,彰显“呵护童真、格心立人”的核心价值,引导童心,开启心智,还要“回归基础、聚焦课堂”,依靠校本课程去实现。 写诗读报滋养童心 记者观察发现,第一实验小学所展示的众多学生作品中,诗歌占的比例最大。谢艳说,这与校内浓厚的阅读氛围密不可分。当前,该校研发“童诗童心”校本课程,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仿作,创编朗朗上口、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创造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养成分享喜悦、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此外,该校还结合安全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等开展以儿童诗为载体的“童诗创作”、“童诗配画”、“童诗配歌舞”、“童诗配小品”等四个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 校方认为,让孩子从小广泛阅读好书,是让孩子自我成长,自我启智的一个有效手段,因此该校每学年都开展主题为“童心悦读,呵护成长”的家庭教育半月谈活动。在场的老师各抒己见,和现场的家长们交流自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往活动中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现已被许多家长代表应用到实际的家庭教育中去,收效甚好。 如今,第一实验学区内的三所小学和梧州日报社挂牌成立了校园小记者站。依托这个平台,梧州日报社将定期对驻点学校的小记者学员开展写作、编辑、摄影等课程培训,以及策划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实践采访活动,助推第一实验学区学生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