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聚焦梧州 >>正文
     
岑溪市对镇区进行棚户区改造的同时,注重文化保护传承,让这里的人们 有更好的精神寄托
将旧时光“留”在现在
2017-12-08 10:47    西江都市报   记者 谢韵

西江都市报记者 谢韵 文并摄

古朴素净的青墙灰瓦,精致美观的镂花门窗,悠长蜿蜒的古风小巷,走在岑溪市筋竹镇的筋竹古街,看着百年前的一街一景,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据悉,随着筋竹镇、南渡镇、水汶镇等先后开展百镇示范建设,岑溪市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当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在筋竹古街里,具有清代民居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

修旧如旧保留历史风貌

“除了古街,筋竹镇还有许多传承历史文化的印记,这些是筋竹人以前的骄傲,现在的宝贝。”在筋竹镇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岑溪市筋竹镇统战委员、副镇长赖育祥,对于筋竹镇这些年的变化深有感触。

“你看这幅《赶圩图》,里面的内容就是庆南街、大新街等街道以往经贸繁忙的场景。”赖育祥一边向记者介绍着浮雕石画中的内容,思绪似乎也被拉回了以前。

据介绍,在清朝康乾盛世至嘉庆同治年间,筋竹人先后建立了庆南街、石井街等许多商业街道,当时这里的商贸业、手工业十分兴旺发达。《赶圩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筋竹人在这些街道赶圩的场面。

尽管当年的热闹繁华随着时光逐渐有些淡去,但庆南街、大新街、石井街等街道的清代建筑则被保留了下来。青砖砌成了约两层高的楼房,一楼用作商铺,二楼如骑楼般向外延伸。一片片灰瓦相叠,成了“人”字形的屋顶,在冬日暖阳的余晖下,蒙上淡黄色彩的古街别有韵味。

然而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这些旧建筑有的破损,有的残旧不堪。赖育祥说,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历史古迹,近年来,筋竹镇政府通过棚户区改造,秉承保留历史风貌以及‘修旧如旧’的改造理念,为筋竹古街修葺镇区破旧房屋,完善附近的基础配套设施。如今,古街旧样换了新貌,街道整洁了,墙上还有不少介绍筋竹古建筑的宣传牌子。

文化传承就是精神寄托

在筋竹镇出生长大的孔繁明也见证着这些变化。“我们小时候,筋竹古街这里就有很多老房子,我们也经常来这里玩。现在这里经过改造后,不仅整洁靓丽了,当年一些卖竹篓等一些传统手工艺店铺依然还在这里,老味道没有变!”孔繁明开心地说。如今,巷子里时不时还传来一些买卖的吆喝声,仿佛时光的流逝只是为了增添古街的韵味。

除了筋竹古街,数公里外的山村里,静静坐落在云龙村的德中堂古寨,也因近年来筋竹人挖掘、保护传统文化的举动,渐渐被外人所知晓。

这些散落在村里的大大小小的青砖古宅,多有百年的历史。外墙内屋的精致壁画,百年后依然轮廓清晰;屋檐下的角替雕刻精美,并如鸟翼一般承托着房瓦。现今,云龙村也被评为第三批广西历史文化名村,这些老房子也被纳入了修缮计划。那些曾经被遗忘的角落,正随着筋竹人的努力一点点被挖掘和保护起来,筋竹镇的文化保护和传承之路,也正在一步一脚印地坚实向前走。

“对于一个地方来说,文化就是它的本源,是这里土生土长人们的精神寄托。我们在对镇区进行棚户区改造、环境改造的同时,也要注重我们的文化保护,所以我们不仅注重建筑的保护,对于我们的牛娘戏,我们也是鼓励他们多到群众中间去,多走出去。”赖育祥说。

据悉,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岑溪牛娘戏的传承人李青就自己作词作曲,将十九大工作报告的内容写入牛娘戏中,再把它带到筋竹镇的十八个乡村里。“这是新时代和旧曲调的结合,我们要做文化的传承人,也要做新时代的传唱者。”李青说。

编辑:黄东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 建晖纸业向高端纸品制造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 一季度我市投递量增速高于全区水平
· 藤县拓展陶瓷企业共赢商圈
· 梧州市雪糕市场开始迎来“消暑热”
· 梧州市17幅作品在2025年广西农民画大展获奖
· 岑溪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禁毒大清查统一收戒行动
· 梧州市开展形式多样的五四青年节活动
文明旅游 不负美景
一路繁花
花红树绿相映成景
梧州港大利口 作业 ...
六旺树开花
秀美梧州 入眼皆景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