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时事  直播  房产 家装  汽车  理财  零距离问政  骑楼论坛  周末玩乜嘢  我们相亲吧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聚焦梧州 >>正文
     
提办报建议 聊新闻线索
热心读者为《西江都市报》发展支招建言
2017-12-11 16:45    西江都市报   记者 邓发浩

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邓发浩) 《西江都市报》读者活动日当天,本报在梧州军博园的入口处设立读者报料站,吸引众多读者主动前来反映民生。许多热心读者与本报编记人员进行积极交流,分享看报感受,为本报提供宝贵建议。

参加活动的读者(左)与西江都市报的采编人员进行交流。西江都市报记者 何鎏 摄

家住万秀区广东路的读者温先生主动前来读者报料站,为本报2016年刊登的关于广东路宝石加工作坊的报道“点赞”。温先生认为,新闻报道客观反映宝石加工作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温先生说:“报道刊登后,相关部门及时整治了广东路的宝石加工作坊,让我们居民对媒体与职能部门的信任感大大增强。”

同时,温先生也表示,虽然经过整治,但目前广东路一带又有宝石加工作坊死灰复燃。他建议记者在新闻报道刊登后,继续对同一问题进行追踪,督促职能部门落实工作,体现媒体监督力量。

市民身边大小事一直都是本报所关心的内容。活动现场,多名读者就污水横流、道路破损、噪音及油烟扰民等民生问题,与本报编记人员进行深入沟通,部分读者还反映近期出现的红岭片区臭气问题、西堤三路两轮车长期聚集且车声扰民的情况。

除了积极报料,读者还主动为本报提供办报建议。今年70多岁的李树新、陈小惠是《西江都市报》10多年的忠实读者,他们希望记者在报道有关民生的政策内容时,对政策进行更为简化的解读,让中老年人更容易理解到相关的内容。

中学教师李先生特别青睐《西江都市报》的相关系列报道,他说:“‘梧州建城2200周年’与‘茶船古道’的系列报道,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每一篇报道内容都引人入胜,希望报纸能多做文化类型的报道,在增加报纸可读性的同时,也能增加市民的文化自豪感。”

新闻版面方面,社区工作者李女士建议增加健康版的版次或者版面,初中生小谭则认为本报关于科技方面的内容较少,希望增加科技技术与科普知识的报道。此外,还有许多市民建议本报在版面上增加天气预报等便民信息。

对于广大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编记人员也逐一仔细记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与坚持,为广大市民读者提供更多更优秀的新闻。


编辑:钟笑莹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 龙圩区龙圩镇城南社区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惠民服务活动
· 万秀区城南街道持续强化防溺水工作力度
· 小记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驻梧州工作队队员邹贵会
· 梧州市疾控专家提醒应加强个人防护积极防蚊灭蚊
· 梧州市检察院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取得明显实效
· 万秀区下三云路一处休闲花圃成停车场
· 梧州市推出公积金贷款结清解押“一件事”改革创新事项
雨后梧州 景色醉人
产业兴 文旅旺
绿在城中
雨收转晴
夏日乡村新画卷
环城高速南段建设正 ...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