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长洲区长洲镇泗洲村村民、下俚文化传承人代表陈明仲反复通读大会报告,围绕“唱响十九大,圆梦大中华”主题,字斟句酌创作了60首下俚歌。 陈明仲是退休老教师,今年71岁。“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十九大报告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陈明仲早已熟记于心。这位年逾古稀的退休老教师说,跟着党走,新时代农民大有作为,农村大有希望。 大作为始于迈开步子前行,村民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与党中央同频共振,干起来才能找对路子。“我想用‘自家话’给村民们说好十九大。”陈明仲说。 他用的“自家话”就是下俚歌。在泗洲村,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垂髫孩童,唱起下俚歌准一个溜。下俚歌音韵简单,歌词直白易懂,是把大道理说成“大白话”的好载体。 陈明仲的新作品俨然十九大报告的“通俗版”。“全党工作重‘三农’,俚——农业问题列首宗,下俚……”一首《“三农”问题》用寥寥数语表明党中央做好“三农”工作决心。“土地承包到期延,俚——延期再续三十年,下俚……”一首《定心丸》精炼概括了定方向、安民心的关键内容。每创作一首下俚歌,陈明仲都融入信任党、拥护党、跟党走的朴素情感,句句歌词表明了心迹:“生态文明建金山,俚——生态保护合力干,下俚”“民心向党百业旺,俚——举国落实十九大,下俚”…… 细品陈明仲作品,发现他把“自家话”换了“新说法”。传统的下俚歌像七言律诗,陈明仲在部分新作末尾增加半句,丰富歌曲韵调,强化情感表达:“奋勇担当莫嫌轻,俚——精准扶贫要共赢,下俚;十九大后更要拼,俚——目标明确新征程,新征程,下俚!”这复唱的半句,不仅让整首歌回味悠长,更唱出了不落人后共担责、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气神。 增加“半句”也是用心之举。这小半句在下俚歌和快板两种民间艺术间架起转接点,歌曲唱完,快板立马重复念歌词,愈发提神振气。这一来,听不懂泗洲话的村外人,知道歌曲唱了啥,传唱范围更广了。“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也探索创新下俚歌表现形式,让下俚文化传播有新成效。”陈明仲说。 这不,新作刚出炉,陈明仲便将作品送给全村五个村民文艺小组,村民郑惠兰、李月珍等村里的文艺骨干挑起传唱大梁,通过悠悠下俚歌把十九大精神送进了百姓家。
|